手機端
掃碼瀏覽

[歷史軍事] [歷史] 大秦帝師 作者:殷揚 (已完成)

[複製鏈接]
674 |451
胥槐澤樓主 發表於 2021-11-30 22:39 | 顯示全部樓層
第一卷 初試啼聲 第十一章 初識秦王(四)

    「古人云:伴君如伴虎,說的是君王的意圖難以揣測,喜怒無常,還真是有理。這個秦王,真的是讓人想不到,明明態度已經大為好轉,為何一聽說是我發明,馬上就惡臉相向了呢?」周沖儘管熟知歷史,但是對秦王為何對他如此不善,還真找不到原因。

    秦王接著,道:「你為了孝順二老,做出石中油,這本無可厚非,是好事,寡人要好好賞你。可你卻用來發財,聚斂財物,危害我大秦社稷,寡人無論如何不能饒恕你。」

    原來他依然擔心要是這一發明傳播開去的話,秦國的糧食大為減少,會危及秦國的糧食貯備戰略,不利於爭霸天下。他的擔心並非多餘,在當前情況下確保糧食貯備才是最重要的。對於這一點,儘管周沖在心裡叫屈,也不得佩服秦王的遠見卓識。

    這是一條重得不能再重的罪,要是一旦坐實,不是砍頭也是發往邊關,那樣的話,活下來的機會是少之又少,周沖不得不為活命而動心眼。

    此時的李斯還是很仗義,知道事情緊急,忙道:「王上,草民還有一言,還請王上聽草民講完。」

    「你能告訴寡人石中油的出處,寡人要賞你;但你卻給這等奸人說好話,寡人要罰你,寡人念你有功也有過,這事就不問了,你要知足。」秦王沉著臉對李斯說。

    李斯不為所動,毅然道:「王上賞罰分明,草民心服口服。」

    「李斯,見好就收。」呂不韋的確是愛惜他的才氣,有意為他開脫,道:「你已經做到仁至義盡了,不用再摻合了。」

    李斯向呂不韋施一禮,道:「謝仲父。不過,要周沖把石中油推而廣之,是草民的主意,如若王上要罰,草民決不推脫。要是王上能聽草民把話說完,草民就是死也死而無憾。」

    他的表現的確是讓人歎服,在秦王惱怒之下居然不畏不懼,很是難得,曾淑瑤在心裡不知道叫了多少個好,要不是目前情況不容許她表達敬佩之情的話,她早就衝上去擁抱了。

    對未來的乘龍快婿的表現,曾澍發很是滿意,不住地摸著鬍鬚,一臉的欣慰。

    「你還有點膽色,寡人很是欣賞。」秦王很是讚許,道:「好吧,寡人就聽你說,要你心服口服。」

    李斯施禮,道:「謝王上。王上,草民有幾個問題斗膽請教王上,還請王上成全。」

    「說吧。能答的寡人就回答你。」秦王依他所請。

    李斯接著道:「大秦擁有關中、巴蜀、黷中之地,王上聖明,百姓殷實,家給人足,大秦因此而天下最強,王業將成。」開場白一完,話鋒一轉,道:「可百姓的生活,王上可知?」

    「我這個現代人,天天吃油,哪會不知道油的好處,還會要你來給我說項。」周沖在心裡好笑,出於禮貌又不便打斷李斯的話,只好靜聽。心裡打定主意,倒要看看能言善辯的李斯會有何等說詞。

    「你說,百姓缺什麼,少什麼。」秦王鼓勵他說下去。

    李斯來自下層,對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可以說瞭若指掌,道:「老百姓最缺的有三樣。一是天下擾攘,百姓不得安寧,極待與民休養生息;二是缺油,三是缺鹽。天下不寧,王上不能止,草民不敢為,唯有這油,周沖巧思而得,對百姓的生活有莫大好處,草民鼓勵周沖推而廣之,造福於民。若這也是過錯的話,請問王上,什麼才是對的?」

    他居然敢如此質問秦王,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膽,秦王一發怒,他的小命肯定是沒了,呂不韋臉色都變了,趙姬也開始為他擔心。

    可是,讓人想不到的是,秦王不怒反笑,擊掌叫好,道:「說得好,天下紛擾,百姓不得安寧,與民休息才是王道。寡人也知道油是百姓極需之養身之具,可是這會消耗很多的糧食,糧食不足,則天下不得安寧,為了還百姓以安寧,寡人只好禁油了。寡人知道周先生心裡在叫屈,可為了天下之安寧,寡人只好讓周先生一屈到底了。來人,把周先生拉出去砍了,傳首國中,警示百姓。」向周沖施禮,道:「周先生,請吧!」

    秦國賞罰分明,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往往讓人叫好,周沖也曾感歎過,沒想到秦王居然用到自己身上,明明知道自己很屈,居然要讓自己一屈到底,就別提周沖心裡的鬱悶勁有多大了。

    想想吧,那麼多的穿越人,到了古代不是穿金戴銀,就是坐擁美女,可以混吃等死,而自己倒好,晦氣到家,一來就撞到刀口上了,做了一件於秦王大計不合的事情,要給砍頭,同為穿越人,上天待自己何其不公!

    「慢!」李斯忙道:「王上,草民還有話說。」

    秦王道:「先等等,你說吧。」

    「油是百姓養身的必備之具,有了油,百姓的生活好了,身體也棒了,那麼草民斗膽請問王上,大秦的軍隊將會怎麼樣?」李斯越說越激昂,道:「大秦的軍隊將因此而變得更加強大。昔年,大秦長平大戰獲勝,卻敗於邯鄲城下;六國攻秦,止步函谷關,大秦的軍隊只知依關固守,為何不長驅直入,大破六國之軍?」這兩件事情都是秦國歷史上的恥辱,長平大戰能勝,卻敗於邯鄲城下,還敗得很慘。

    秦王眉頭一軒,道:「軍國之事,不得擅議。」

    李斯不為所動,接著道:「不然,有民才有軍,若是沒有百姓,哪來的軍隊?若是百姓身體羸弱,奔跑無力,揮不動兵器,那麼大秦軍隊還能所向披靡嗎?」

    「大秦的軍隊之所以能夠所向披靡,不僅僅是因為百姓生活富足,擁有一副好身板,更重要的是在於大秦有一套良好的軍制,賞罰分明,有功必賞,有過必罰。」秦王一語道破秦國軍隊之所以能夠征服天下的原因,道:「山東六國的人口比我大秦多得多,鐵器也比我大秦精良,卻屢敗於我大秦,原因就在這裡。」

    他的話是誰也無法否認的事實,李斯一時為之語塞。

    「李斯,你真是聰明一世,糊塗一時,這結論已經很明顯了,只要說出來,包準秦王改弦易轍,我這條命就撿回來了。」沒想到李斯這種善辯之人居然也有詞窮之時,周沖在心裡發笑,心想:「該看我的了。」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胥槐澤樓主 發表於 2021-11-30 22:39 | 顯示全部樓層
第一卷 初試啼聲 第十一章 初識秦王(五)

    「周先生,寡人對不住了。」秦王臉色平靜地道:「你可以放心,你的家人,寡人會像對待自己的親人一樣照顧好。」

    「我的親人在另一時空,你想照顧還找不到地呢。」周沖在心裡如是想,仰天大笑不止。

    周沖的遭遇可以用「飛來橫禍」四字來形容,按照常理他應該悲慼才是,沒想到他居然鎮定自若不說,還仰天大笑,的確是讓人想不到。李斯對周沖的表現肅然起勁,一臉的讚佩。曾淑瑤父女也是讚賞無已。老謀深算的呂不韋表面上不動聲色,心裡也是不得不佩服周沖的膽色。

    心機不深的趙姬一臉的疑惑,道:「你都快死了,你笑什麼呀?你這人真是。」

    她的問話正是秦王心裡所想,臉上雖是古井不波之狀,眼睛卻死死地看著周沖。

    「我笑什麼?我笑大王何其愚也!」周沖搖頭慨歎:「天予不取,可惜呀!可惜呀!」一副悲天憐人之狀。

    呂不韋臉上變色,喝道:「大膽。推出去砍了。」

    秦王揮手阻止虎賁衛士,道:「上天把什麼東西賜予了我大秦?」

    「就是油。」周沖非常乾脆地回答。

    秦王冷冷一笑,道:「禍國殃民之物,卻給你搖唇鼓舌說成有用之物,可笑!」

    「草民請問王上,當此之時,山東六國若是合縱,秦強還是秦弱?」周沖鎮定自若,侃侃而談,道:「即使六國不合縱,光楚國一國就夠大秦受的了。楚國民風強悍,從不屈於外敵,鐵器精良,人口眾多,幅員遼闊,遠非大秦所能比。王上,草民所言是不是有理?」

    戰國初期,最被看好,最有希望統一國家的並不是秦國,而是楚國。楚國因其人口眾多,幅員遼闊,被當時人視為「超級大國」,寄予了厚望,期望楚國統一國家,因多種原因楚國卻是越來越弱。儘管如此,楚國仍然是秦國的勁敵,天中山一戰,秦國投入了所有的兵力才拿下來。

    對於這點,秦王心如明鏡,問道:「那又如何?」

    「油是生養之具,日常生活必須之品。油的用量少,一天一兩油,所耗豆子不過三五兩,百姓卻從中受益,身板結實,再有大秦的軍制為之輔,大秦軍隊的戰力不亦更上一層樓?」周沖說出了結論:「即使王上顧慮糧食不足,可以限制使用,不用於民,也可以用於軍,豈不兩全其美?」

    這的確是一個很好的主意,就連老謀深算的呂不韋都點頭不已。曾淑瑤連聲叫好。李斯一副恍然大悟之態,道:「周兄所言極是,李斯愚昧,居然沒有想到。」

    趙姬俏臉帶喜,道:「政兒,娘聽他的話很有道理,你要好好考慮。」

    秦王眉頭微皺,很明顯他心裡在計算,要看這筆生意划算不划算。周沖知道再下一番說詞,自己就可以生死無憂,道:「王上請想想,大秦素以招攬賢才而聞天下,士子趨之若鶩,先有百里奚、公孫枝、蹇叔、由余,後有商鞅、張儀、范睢,還有仲父也不是秦人,柄執大秦之政,為大秦效力。」

    呂不韋聽得很是舒服,微微點頭,而李斯卻是一臉的遺憾。

    周沖接著道:「草民若是以一奇巧之術獲罪於王上,豈不是讓天下士子笑話,誰還願意西入大秦,為大秦效力。」

    「那也不然。」秦王不同意周沖的見解,道:「你是以奇巧之技禍害國家,殺你無傷大局。」

    周沖知道其實他的心眼已經活了,道:「王上此言差也!大秦軍隊之所以強悍,除了良好的軍制以外,是不是還有精良的武器?」

    裝備是一支軍隊強大的必備條件之一,秦王點頭道:「那是當然。」

    「武器出於能工巧匠之手。那麼草民請問大王,要是殺了草民,巧工們會入秦?會為大秦效力?」周沖再次詰問秦王。

    秦王輕拍腦門,道:「先生之言誠金石之言,寡人明白了。來啊,放了先生。」向周沖施禮,道:「寡人錯了,請先生原諒。」

    周沖一顆心放了下來,不過周沖決定還要繼續演戲,道:「王上言重了,草民一介之軀,無關大局,請王上賜死吧。」

    「你你你,先生啊,寡人現在明白了,是寡人錯了。」秦王連聲認錯。

    秦始皇以其意志堅定著稱於世,一旦他認定了的事,絕對不會更改,即使前面是刀山血海,他也不會後退,這種性格有利有弊,從好的方面說終於克服了巨大的阻力,統一了國家。從壞的方面說,最終卻蹂躪了天下。

    人們因此而指責他,卻忽略了他另一個優秀的品質,那就是知錯能改,比起以納諫著稱的唐太宗也不遜色。至於他的後期統治,最終導致秦朝滅亡,那是另有很多的原因,要仔細剖析,非專著不可,就不在這裡說了。

    秦王知錯就改的事情最著名的有三件:一件是誤聽宗室之言,下令逐客,最終卻因為李斯的《諫逐客書》而改變了決定。第二件是茅焦進諫他的事情,當時嫪毐造反失敗,趙姬與之私通之事讓秦王知道了,他大怒之下把趙姬打入冷宮。一連二十七個大臣勸諫他,要他改變決定,他不為所動,把這二十七人殺了,屍體扔在朝殿上,群臣因此不敢再諫。這事讓茅焦知道了,設法見到秦王,說他這種做法有損統一天下的大業,秦王馬上醒悟,親自駕車把趙姬接回宮。第三件就是請出老將王翦滅楚一事了,李信之敗是秦王誤信之錯,李信一敗,他親自趕到王翦家裡,把老將請出來。

    周沖想到的就是茅焦諫秦王一事,茅焦之所以能夠成功,是因為他把一件家務事和天下大事連在一起,周沖依法施為,把小小的一點油和天下大事掛在一起,果然有奇效,秦王馬上改弦易轍。

    情勢所迫,周沖不得不演一下戲,知道火候到了,見好就收,道:「王上言重了,草民不敢當。」

    「先生可否屈就將作少府職,把你的奇術用於大秦?」秦王誠懇地相邀周沖當官。

    周沖知道秦王這人和李斯一樣,前後判若兩人,本著明哲保身之道,決心不與他走得太近,婉拒道:「為國出力,草民的本份。不過,草民山野之人,不知禮數,不敢有辱大秦,王上請另擇賢人。」

    許久以後,在周沖的影響下,秦王改變了很多做法,焚書坑儒、建阿房宮、修長城、帝陵之事都改變之後,周沖才後悔當時做出了這麼一個決定。

    「先生就如此忍心棄寡人而去?」秦王很是惋惜。

    周沖決心已下,道:「王上言重了,是草民駑鈍,不敢效力於大王之前。」

    「既然如此,寡人也不強留先生了。」秦王皺著眉頭,道:「寡人以為先生之術足以澤及蒼生,這事先生就去將作少府,把先生之術傳給將作少府。先生為此術窮思,寡人賜你黃金一百錠。以後,你就不能再用此術謀生了,由大秦統一使用。」

    他這是國家出錢買下這一技術,再推而廣之,普施於民,收效比起自然流傳來說大得多,可謂深謀遠慮。

    只要不給秦王砍頭,周沖也滿足了,婉謝道:「若是大秦需要,草民甘願獻上此術,賞賜不敢想,還請王上收回成命。」

    「不為金錢所動,難得!」秦王很是讚賞,道:「你要知道,我大秦之所以能有今天這樣的成就,全在四個字『賞罰分明』,有功必賞,有過必罰。這事你就不要再說了。走,回宮。」

    望著秦王的背影,李斯很是失望。

    沒走幾步,秦王轉身向李斯招手,道:「李斯,跟寡人回宮。」

    正在失望的李斯突然之間容光煥發,應一聲,忙小跑著追了上去。

    「嗨,你倒是跑得真快,也不給人家說一聲。」曾淑瑤噘著小嘴,很是不高興。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胥槐澤樓主 發表於 2021-11-30 22:39 | 顯示全部樓層
第一卷 初試啼聲 第十二章 如此收穫(上)

    李斯一副除了秦王誰也在眼裡的表現,實在是讓人無語,而曾淑瑤卻是一副因為心上人不徵求自己的意見擅作主張不高興的小兒女態,周沖看在眼裡,在心裡好笑。心想李斯這種功利心極重之人,飛黃騰達就在此時之際,他眼裡除了秦王他眼裡還能有別人?

    曾淑瑤氣歸氣,接下來開始為李斯擔心了,問道:「周兄,你說斯哥會不會有危險?」

    任何一個戀愛中的女孩子都會擔心情郎的安危,周沖理解她的心情,笑道:「你不要擔心,他不會有事。」

    「王上變化太快,人家還是擔心他呀。」曾淑瑤皺著好看的彎月眉,憂心忡忡。

    「他能有什麼危險?他此去飛黃騰達,從此踏上青雲路,一路高昇,一代名臣,一個為後世譏評為不是善類的爭議性歷史人物就此出現。」周沖在心裡給李斯的前途進行安排,安慰道:「你就不要為李先生擔心了,一切都會好起來。」

    當然,周沖還覺得好笑的是,在歷史上李斯見到秦王是因為呂不韋的大力舉薦,而當歷史重來時,李斯見到秦王竟然是在這種情況下,是因為自己賣豆腐的關係。百里奚得見秦穆公是因為秦穆公派人用五張羊皮把他從楚國買回秦國,因而百里奚有一個外號叫「五羖大夫」,照此類推李斯會不會給人叫做「豆腐庭尉」或是「豆腐丞相」呢?(按:羖是羊皮的意思。)

    曾淑瑤嘟囔著道:「可人家還是放心不下。王上這人實在是……」

    周沖知道她心直口快,肯定是說秦王這人心機深沉,難以猜測,天知道他會如何對付李斯,私下裡說說也還無所謂,要是她在大庭廣眾之下說出來,那可不得了,忙道:「大伯,麻煩你們收拾一下。」

    曾澍發明白周沖的心思,他是想早點去將作少府,把事情交接完成,道:「賢侄,你去忙吧,這裡交給大伯好了。瑤兒,別愣著了,快收拾吧。收拾好了,就回去。」他知道寶貝女兒快嘴毛病,在大街上呆著難保她不亂說話,還是回到家裡穩妥些。

    「有勞大伯了。」周沖抱拳一禮,大步而去。不是周沖心急,而是他不想和官府的瓜葛太深,這事早完早好。

    周沖趕到將作少府,通報進去,府丞沈青馬上迎了出來,老遠就抱拳行禮,道:「周先生,沈青有禮了。」

    將作少府和現代的科技部有些類似,算起來是中央一級的官員,是高官了,在周沖的心目中他這種級別的人物應該是很有點架子,沒想到竟然是如此的親切和善,還真有點暈暈的感覺,連忙恭敬地回禮道:「周沖見過沈大人。」

    「周先生不必如此拘禮,這可是折煞沈青了。」沈青大步過來,拉住周沖的手道:「周先生妙思妙構,沈青欽佩莫銘,沈青正要向先生請教,屋裡請。」拉著周沖的手就進屋。

    秦國被稱為虎狼之國,秦王被稱為暴君,按理說他的臣子們也應該如狼似虎,對老百姓凶狠霸道,沒想到聞名不如見面,秦國的官員竟是如此的隨和,儘管周沖熟知歷史還真有點難以理解。

    我個人認為,秦國的政府是中國歷史上最有效率的政府之一,對官員的管理是相當的完善,各級官員都盡忠職守,這不是山東六國所能比擬的。有一點可以肯定,後世流傳著很多關於貪官污吏的事,秦國的貪官污吏有幾個?當然另有背景的不算。而後世史家,特別是儒家對秦國大加指責,抹煞了秦國很多可貴之處,實在是可歎!(按:僅是我個人看法,朋友們不必當真。)

    在周沖的記憶中,他沒少和政府官員打交道,可是那些官員哪有沈青如此隨和的,總是端著官架子,以官眼看人,一見面官腔十足,讓人聽著就倒胃口,心裡還真是感歎古今之差別何其大也!忙道:「謝大人。」

    「周先生,你看你,又來了,你別拘謹。」沈青輕拍周沖的手背道:「周先生,沈青也是工匠出身,對技藝這一道特別愛好,敬佩的也是你這種奇思妙構的能人。你別拘謹,我們好好探討探討。」

    周沖忙遜道:「沈大人過獎了,周沖愧不敢當。」

    二人正說間,到了沈青的屋裡,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他的辦公室,周沖一看,倒吸一口涼氣。屋裡除了一張桌子外,只有兩張椅子,放在桌子前後兩邊。很明顯,一張是他自己用的,別一張是給客人。桌椅嘛,說起來讓人難以相信,一看就知道是用了好多年的陳舊之物,要是在現代社會,早就送進博物館了,哪裡配他這樣的高官使用。

    和政府打交道的事周沖沒少做,對政府的排場周沖是記憶深刻,不要說官員,就是一個小小的公務員,其辦公室也比沈青氣派百倍,現代化的設施就不說了,光是辦公室面積也比他大。想想吧,有些村幹部的辦公面積接近兩千平米,何等的氣派!

    屋裡除了一桌兩椅外,還有一個瓦罐,裡面盛著熱水,還在冒熱氣。其餘的就全是書簡,堆滿了屋子,只留出一條走路的通道。

    儘管簡陋到極點,但給人的感覺不是粗俗,而是一種優雅,一來就會想到這是進行學術探討的好地方,讓人不得不生好感。周沖油然而生敬意,讚歎道:「沈大人高風亮節,周沖敬佩!」

    沈青把瓦罐推到周沖面前,道:「周先生過獎了,這熱水周先生將就著潤潤喉。」也不等周沖說話,直接切入主題,道:「周先生,可否請你說說你的傑作?」

    和政府官員打交道,官員們先是一通官腔,說得非常流利,而他們的眼睛總是瞄著你的公文包,心裡想的是有沒有給他帶「禮物」,探實了再決定下一步的行動。要是有禮物,陰轉晴,官腔沒了,還會給你支點適用的「高招」,教你如何規避法律、鑽點政策的空子。要是沒有禮物,不好說,態度大變樣,溫度驟降千倍。

    沈青沒有官腔,沒有試探周沖是不是帶有禮物,而是直接切入主題,其言其行和周沖想像中差得太遠,在心裡非常感歎:「讀萬卷書,不如行千里路,何其有理也!我以為秦國的官員和現代的官員一個樣,大錯特錯!」

    沈青是工匠出身,對技術有著很高的領悟能力,周沖稍加提點,他就明白了,這事完成得就像喝南瓜湯一樣簡單,很快就完事了。

    對於周沖的「巧思」,沈青是讚不絕口,只挑出一個毛病,那就是他以為豆腐不能叫豆腐,叫椒乳好,因為豆子就叫椒,如此叫法才叫文雅。豆腐最早出現時,不叫豆腐,就叫椒乳,這是「復古」嘛,周沖沒有意見。

    接下來的事情就是領賞,一百金餅照每餅二十兩算就是兩千兩,周沖哪裡搬得動,雇了一輛馬車才運回曾府。

    周沖剛進曾府,曾淑瑤一頭衝了出來,好像見到救星似的,道:「周兄,你才回來,我可急死了。」

    和曾淑瑤相識以來,她除了嘴快心急以外,還算是鎮靜,像現在這般惶急還是第一遭遇見,周沖很是好奇地問道:「發生什麼事了?」

    曾淑瑤還沒有回答,只聽屋裡傳出一聲大叫:「痛快!痛快!王上真聖明之君也!必成大業!」接著就是光光之聲不絕,是器具砸在地上的聲音。

    大叫之人不是別人,正是李斯,周沖驚奇地問道:「李先生怎麼了?」

    「他呀,一回來就一個勁地喝酒,不住地摔東西,好像瘋了。」曾淑瑤心急如焚地道:「周兄,你快想想辦法呀!人家急死了。」眼圈都紅了,眼裡閃著晶瑩的淚珠。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胥槐澤樓主 發表於 2021-11-30 22:39 | 顯示全部樓層
第一卷 初試啼聲 第十二章 如此收穫(中)

    「你放心好了,不會有事。」周沖安慰曾淑瑤。

    曾淑瑤眼裡的淚水滾了幾滾,再也忍不住,終於落了下來,道:「周兄,你也來氣人家!他都那樣了,還能沒事?」一轉身,就要走。

    周沖忙攔在她前面,給她解釋道:「真的沒事,你不用擔心,他過一會兒就好了。」

    這話說得非常認真,曾淑瑤閃著明亮的眼睛問道:「真的沒事?」

    「那能有假嘛!這種事我能騙你嗎?」周沖脫口而答。

    也是這個理,曾淑瑤吐出一口氣,問道:「周兄,你怎麼知道?」

    「我怎麼知道?當然是歷史告訴我的。我不僅知道他現在為什麼有這種舉動,還知道他要當上什麼樣的官,會對歷史有什麼樣的貢獻,秦朝的滅亡他要負什麼樣的責任。他之所以有如此舉動,還不是因為他給秦王獻上他那套安邦定國,掃滅六國的大計,得到秦王的讚賞,一時高興,回味無窮罷了。只要過得一陣子,興奮勁一退,冷靜下來,屁事沒有。」周沖在心裡好笑,道:「這是人知常情,不足為奇。」

    李斯第一次見到秦王就把他深思熟慮的掃滅六國的大計獻給了秦王,當時的秦王已經決心統一國家,李斯所言正是他所想,兩人的想法絲絲入扣,可以說不謀而合,李斯從此高昇,君臣二人的合作從此開始。秦王對李斯的看法沒少溢美之詞,李斯能不高興嗎?他能不興奮得痛飲不止?能不大叫「痛快」?

    可能有人會對李斯的舉動大加貶損,其實這是李斯的可愛之處,人之常情嘛,有什麼好貶損的呢?諸葛亮高臥隆中,先主三請而出,後世之人沒少給他溢美之詞,難道諸葛亮就真的像他所說的躬耕於南陽,不作出世之想?這肯定是口不應心,他也想出山。他向先主獻上著名的「隆中對」時,他心裡就不激動嗎?肯定不可能!他肯定會激動。

    這點,二戰時德國名將曼施坦因回憶他向元首解說他著名的「曼施坦因計劃」,他的思路特別清晰,從來沒有如此清晰過,這才是最真實的心裡想法。

    要是強抑興奮之情,裝出一副「君子之風」,好像坦然受之一樣,反倒是落了下乘,不是真性情!

    曾淑瑤哪裡知道這些,在她聽來周沖的話是難以理解,一雙美麗的鳳目睜得老大,驚奇之極地道:「周兄,你說笑吧?瘋病也是人之常情?那世上的名醫豈不成了聾子的耳朵,成擺設了?」

    「你的聯想還真豐富。」周沖在心裡好笑,道:「你不要瞎疑心。」

    曾澍發快步而來,一邊走,一邊不住搓著雙手,很是焦急,好像見到救星似的,道:「賢侄啊,你可算回來了,李賢侄這病很奇怪,能不能想想辦法?」

    「你們兩父女也真是的,居然把興奮當病,誰還敢興奮?」周沖在心裡誹議他們的淺陋之識,安慰他道:「伯父不用掛心,這事好辦,過一會兒就好了。」

    對周沖的神奇曾澍發還有幾分信心,聞言之下稍感心安,道:「賢侄,你快去看看吧,真的是折騰得不像樣了。」

    周沖隨著父女二人去了屋裡,看清了屋裡的樣子,周沖真想放聲大笑,李斯那副樣子實在是太搞笑了。

    李斯一頭長髮披散開來,好像茅山道士,全身濕淋淋的,一身的酒氣,不用想都知道衣服是給酒水淋濕的。原本明亮的眼睛有些神光游移,用現代的話來說,他是精華內斂,物我兩忘,眼中只有向秦王陳策時的情景。

    屋裡扔了滿地的碎片,酒水流得到處都是,酒氣沖天。李斯猛地舉起酒罐,猛喝起來,沒喝上幾口,用力把酒罐砸在地上,大叫道:「痛快!痛快!胥人者,去其幾也。成大功者,在因瑕釁而遂忍之。昔者秦穆公之霸,終不東並六國者,何也?諸侯尚眾,周德未衰,故五伯迭興,更尊周室。自秦孝公以來,周室卑微,諸侯相兼,關東為六國,秦之乘勝役諸侯,蓋六世矣。今諸侯服秦,譬若郡縣。夫以秦之彊,大王之賢,由灶上騷除,足以滅諸侯,成帝業,為天下一統,此萬世之一時也。今怠而不急就,諸侯復彊,相聚約從,雖有黃帝之賢,不能並也。王上聖明!必成大業!」

    「斯哥,你說的啥話?」曾淑瑤有點莫名其妙,又擔心了。

    「啥話?原話唄!這就是他第一次見到秦王向秦王說的原話,秦王對此讚賞有加,他才細細咀嚼,好像喝了醇酒一樣,回味深長。」周沖在心裡回答曾淑的問話。

    曾澍發搖頭,道:「怎麼話又多了?」

    李斯適才只是大叫痛快,說句王上聖明,必成大業的話,現在又把他遊說秦王的原話說出來,能不多嗎?明知故問!

    周沖心念一動,往李斯前面一站,道:「卿言甚善,然天下甚眾,六國人口眾多,實力仍強,若是合縱抗秦,秦將焉對?」

    秦王如何回答李斯的話,史書無載,周沖也不知道,他是模仿秦王的聲口說的,沒想到李斯卻是異常興奮,臉色都紅了,道:「王上所慮極是,六國散則若郡縣,不足為慮。若聚,合縱抗秦,則天下大勢未知也。草民有一策,可散其議。」

    「講!」周沖很是威嚴地道。

    李斯清咳一聲,道:「王上,君者,因其有臣民也。王上可以散重幣厚金結其臣僚,可與結者,厚遺之;不可者,利劍刺之!」

    「好計!這事,就有勞先生了。」周沖依然模仿秦王聲口。

    李斯一揖,很是高興道:「為大王效犬馬之勞,草民所願。」

    「先生可就長史之職!」周沖模仿秦王聲口封賞李斯了。

    秦王封李斯的第一個官就是長史,周沖記得很清楚,才封他這個官,是百分百正確,沒想到的是李斯脫口道:「不,王上,草民不是客卿嗎?」

    「靠,我蒙錯了,還高一級。」周沖在心裡說粗話,還沒有來得及說話,李斯眼裡精光四射,看著周沖道:「怎麼是你?」

    曾淑瑤父女可不明白周李二人之間的對答是啥意思,很是驚奇地看著二人,曾淑瑤焦急地問道:「斯哥,你是怎麼了?你是瘋了,還是咋了?」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胥槐澤樓主 發表於 2021-11-30 22:39 | 顯示全部樓層
第一卷 初試啼聲 第十二章 如此收穫(下)

    「你瞧他那樣子,像是瘋了嗎?他一切正常。」周沖在心裡回答曾淑瑤的問題,抱拳施禮道:「李先生位在客卿,可喜可賀,周衝向先生道喜了。」

    秦國有客卿一職,專門為那些不是秦國人而又在秦國供事的人設立,而李斯這個客卿就與眾不同了,是秦王親自封的,比起普通客卿,自然是要高上好幾等了。

    李斯抱拳回禮道:「李斯失態,讓周兄見笑了。」他也發現屋裡凌亂,自己長髮披散,一身酒氣,很不成體統,言來頗有些尷尬。

    周沖為他開脫道:「先生言重了,喜怒哀樂,人皆有之,聖人尚不免,況我輩凡人,先生真性情,可欽可佩。」

    「周兄為小弟開脫,小弟這裡謝過。」李斯何等聰明之人,哪有不明白的道理,向曾澍發施禮道:「小侄失禮了,還請伯父見諒。」

    曾澍發之所以喜愛李斯,是為他的才情氣質所傾倒,見他安然無事,已自放心不已,李斯再向他請罪,哪裡還敢領受,忙扶住道:「賢侄不必客氣。賢侄高昇,伯父為你高心,應該痛飲三杯。」

    「斯哥,你的變化真大啊,怎麼就沒事了呢?」曾淑瑤也是明白過來李斯無事,很是高興,只是這話說得有點點不太好,問道:「斯哥,你們剛才的對答是啥意思?」

    這是個不該問的問題,她如此一問,李斯的面子上就有些過不去,周沖忙道:「李先生,小弟有點事,先去忙著。」也不等李斯說話,跑了出去。

    曾澍發知道女兒和李斯必然會有一些知心話兒要說,也識趣地退了出來,追上周沖問道「賢侄,你們剛才說的話是啥意思?」

    「你是真糊塗還是老糊塗?你不是已經向你的乘龍快媚賀過喜了嗎?」周沖的心裡有點詫異,隨即想到他很可能是順著自己的話說的,並未弄明白其中的含義,道:「大伯,李先生現在已經貴為客卿,是貴人了。」

    曾澍發點頭道:「我知道,我聽出來了。可其他的話什麼意思?長史,利劍刺之這些話什麼意思?」

    秦王對李斯的看法很是讚賞,封他為長史。繼而,李斯再向秦王獻上一計,要秦王不要心疼錢財,用重金收買各國的權臣,以為己用。要是這些權臣能夠拉攏,就給以重金;要是不能拉攏,就用刺客暗殺掉。這條計策真的是很毒,不過也是一個高招,其收效很不錯,秦王因此而拜李斯為客卿。

    周沖記得這是李斯和秦王第一次見面,秦王應該拜他為長史才對,才有要李斯就任長史的話,沒想到歷史重來時,有些出入,李斯和秦王第一次見面就給拜為客卿,而李斯也把他那條既是毒計,也是妙計的「利劍」獻給了秦王。

    這其中的曲折周沖不好明言,要不然還不給曾澍發當作未卜先知的神仙,略一思索,道:「這事還是請李先生說比較好,我這局外人也不甚了了。」

    他是想把球踢給李斯,任由他去處理,可是曾澍發畢竟久歷人世,人生閱歷豐富,問道:「你不願意說,大伯明白。不過,還有一個問題,伯父想不明白,李斯的變化怎麼就如此之大呢?剛剛還是一副瘋癲之態,現在就一如平時,是李斯本身沒事,還是賢侄有妙手回天的神術?」

    「姜不愧是老的辣。」周沖在心裡讚歎他的精明,道:「這事,我也不太明白。大伯,你是知道的,小侄去做做豆腐,出點油還行,對醫理嘛是一竅不通了。」

    范大舉人中舉後發瘋,是因為痰迷了心竅,給一個巴掌拍回來。李斯雖然沒有發瘋,也沒有痰迷心竅,他一心回想著和秦王談話時的情景,太過專注,對身周的事物皆不理會。周沖因勢利導,以秦王的聲口和他對答,他這個功利心極重之人一聽說要他就任長史,而不是客卿,那無異於一個雷霆響於耳際,一驚而醒。

    這其中的曲折,周沖自然是不能明言,只好撒個謊了事。

    「這就怪了,很奇特啊。我聽你們的話,好像君臣對答。」曾澍發摸著鬍子,沉思著說。

    周沖轉移話題,道:「伯父,王上給的賞賜,小侄已經帶回來了,一百金餅,如何處理,還請伯父拿個主意。」

    「這都是賢侄的功勞,理應歸賢侄所有。」曾澍發想也沒有想,直言道。要是換個人,肯定會說這事聽憑賢侄作主,那樣的話,貌似在推脫,其實在說應該還有我一份,像他這樣直言,的確是難能可貴。

    古人心地純樸,不貪貨匯,真是難得!周沖在心裡感歎,道:「伯父言重了,要是沒有伯父從中相幫,周沖今日仍窩在鄉下,哪有今日。小侄就取十金,餘者皆歸伯父所有。」

    「不敢,不敢。」曾澍發一口拒絕,道:「賢侄這話就不對了,伯父是萬萬不能受。」

    周沖也是一個不為己甚的人,解釋道:「伯父古道熱腸,給小侄很大的幫助,可以說是再生之父,伯父要是不受,小侄更是連一金都不敢取用。」

    「賢侄,你真的是言重了,言重了。」曾澍發思索著說:「賢侄是個忠厚人,要是伯父不受的話,你也難心安,這樣吧,伯父就取一金。」

    秦王的賞金以最保守的方式計算,就算兩千兩黃金,就是兩萬兩白銀,換算成現在的貨幣,比起著名的諾貝爾獎金只多不少,周沖這一次收穫不小。這是秦王的大手筆,比起那些一味高喊「科技興國」,卻拖欠教師工資、不改善教學環境的官員來說,可愛了何止百倍。

    他這是象徵性地接受,周沖忙道:「伯父,你請聽我說。小侄取十金,是作盤纏之用,行路在外,錢財太多,反倒不安全。權當是小侄寄放在伯父這裡,要用時,小侄自來取,伯父意下如何?」

    「周兄要到哪裡去?」李斯和曾淑瑤並肩而來,曾淑瑤一臉的幸福,也不知道李斯用的哪一招哄得她的歡心。

    周沖想過,自己現在沒有事情可做,在秦國呆下去的話,也不太好,還不如到處走走,領略一下戰國之風,道:「小弟別無他所,適地而游,領略河山風光。」看見李斯眼裡厲芒一閃,心頭狂跳,在心裡用粗話罵道:「我靠,我居然成了李斯利劍刺之黑名單上的第一人!」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胥槐澤樓主 發表於 2021-11-30 22:39 | 顯示全部樓層
第二卷 新天新地 第一章        高人(上)

    斜陽晚照,其光勝血,大地一片赤色。

    晚霞中,正有一個青年人騎著一匹不算太好,也不算差的黃馬,緩轡而馳。不是別人,正是周沖。

    周沖知道秦國會統一國家,要成就大業,周沖對征戰天下之事並不熱心,因為他知道有秦始皇在,這天下遲早會統一,他就不用去操那個心了。再說了,秦國好是好,但是和秦王第一次見面,讓他領教到了這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的厲害,他要是呆在秦國繼續把後世那些常用的知識用到秦國的話,天知道會不會再觸怒秦王。這次能夠逃得性命,很是僥倖,下次未必就有這麼好的運氣了。

    正是基於這方面的考慮,周沖決定離開秦國,先遊覽一番再作打算。主意一定,辭別了曾氏父女和李斯,一騎東去,適意而游。

    一山聳峙,景色秀麗,遠過他處,周沖微一動念就知道在秦國境內只有一山能有如此優美的景致,那就是後世著名的西嶽華山。一提起華山,朋友們肯定會想到金大俠的《笑傲江湖》裡的華山派。

    沒錯,就是那座華山。不過,請問朋友們一個問題,中國為什麼會叫做「中華」和「華夏」?相信知道的朋友不多,據清代學者章太炎考證,都是因為華山而得名。熟悉歷史的朋友都知道,中國文明最早的中心是在關中地區,也就是「八百里秦川」之地,而華山正是關中地區的東大門,故有「奇險天下第一山」之稱,由此可見其作為戰略屏障的重要性。

    華山有很多的人文景觀,在當時最有名、最有傳奇色彩的要算「蕭史乘龍」的傳說了。秦穆公之女弄玉和丈夫蕭史在華山乘龍仙去,留給後世一個有名的成語「乘龍快婿」。另外,就是三王五帝游華山封禪之處了。

    過華山而不游,人生憾事也!周沖決定一覽華山,騎馬來到山腳,把馬寄放在農家,帶了點乾糧和水,順著小道上了山。

    周沖主要是觀日出,直去朝陽峰的朝陽台。爬山,周衝倒還行,一路急趕,天黑之前就到了朝陽台,放眼一望,五峰羅列,蔚為奇觀,尤其是東峰朝陽峰,南峰落雁峰,西峰蓮花三峰頂峙,更是雄奇,讓人心曠神怡。

    斜陽西照,三峰巨大的倒影投向西北,更是一絕,周沖生平第一次見到,忍不住吟道:「勢飛白雲外,影倒黃河裡!」

    「好詩!好詩!好大的氣魄!」周沖的吟詠之聲剛落,叫好聲不絕。

    聞其聲而未見其人,周沖已經知道此人必非常人,因為他的聲音自有一股清奇之氣,非一般人所能擁有,一抱拳,道:「請問是哪位朋友,可否賜予一見,以慰生平。」

    「先生妙思,讓人欽佩。」隨著聲音的傳來,走出兩個人。走在頭裡那人看面相好像三四十歲,又似二十歲,再一瞧,根本又看不出年紀。面容姣好,用現在的話來說非常英俊,要是走在大街上必然會迷倒一街小女生。

    「潘安、宋玉、子都這些歷史上著名的美男子和他比起來,也不過如此!」周沖在心裡讚歎不已。

    更讓周沖頓生好感的是,這人身上自有一股特有的氣質,這種氣質非常的清奇,遠非宋玉、潘安、子都之流所能擁有。身上的衣服非常潔淨,一頭長髮披在肩後,大步而行,飄逸瀟灑,正好一陣清霧吹來,自有一股出塵之姿,宛若踏霧而來的雲中神仙。

    現代影視劇裡關於神仙之事,極盡迷惑視覺之能事,讓人歎為觀止,但是和眼前之人比起來,只能說俗得不能再俗。可以這樣說,此人就是神仙,只要他往那裡一站,給人的感覺:他就是神仙,那種神仙氣質渾然天成。

    周沖在心裡已經不知道叫了多少聲好,讚歎人間竟然有如此奇人!

    最難得的是他那雙眼睛,說明亮不明亮,卻給人一種洞察萬物的感覺。周沖見識過秦王的雙眼,好像正午紅日,咄咄逼人,那麼此人的眼睛就像晚上的月亮,清泠中自有一種無所不在力量。

    他身後那人三十來歲年紀,一身潔淨的衣服,頭髮挽了一個髮髻,給人一種乾脆利索,精明強幹的感覺。但是,比起正主來說,就是魚目和明珠的差別。

    此人左手握著一根光亮的紫竹簫,一抱拳道:「先生才思敏捷,在下佩服!先生大才,短短兩句,卻把華山諸峰描繪得如此有聲有色,氣勢不凡,誠天下之佳作。華山,自古號天險,南接南山,北連黃河渭水,控扼關中咽喉。古人早已歎其險,可謂極盡巧思,唯獨不如先生這兩句佳構,佩服!佩服!」

    「太白先生,我用你的詩掙面子,你泉下有知,不要罵我剽竊!」周沖在心裡向大詩人李白贖罪,嘴上謙遜道:「先生過獎了。一時愚得,不敢入先生法眼,還請先生不要見笑。」

    正說間,一陣霧隨風飄來,三人站在霧裡,好像身處仙境一般,說不出的心曠神怡,來人讚道:「真是人間仙境!」

    「不然,華山因白雪、雲霧、清雨呈現不同的景致,遠非人間仙境一詞所能描繪。」周沖不太贊成此人的看法。

    此人點頭贊同,道:「先生之言很有道理,請問先生,要如何才能表現華山三種不同的景致?」

    「清雨中的華山,清新自然,遠非他山所能比,就叫雨華山;雲纏霧繞,猶如人間仙境,就叫霧華山;白雪覆頂,潔白如玉,素高潔,就叫雪華山,先生以為如何?」周沖緩緩道來。

    此人擊掌叫好,道:「先生大才,妙言妙語,讓人茅塞頓開,說得好,說得好!雨華山,霧華山,雪華山,華山三種景致就此流傳千古,先生之力也!敢問先生大號如何稱呼?」

    「有什麼好驚奇的,後人不就是這麼叫的嗎?你們這麼古人,雖然聰明,也頂不上幾千年的文明沉澱吧。」周沖在心裡好笑,抱拳一禮,道:「在下周沖。敢問先生大號。」

    此人微一抱拳,道:「幸會,幸會。在下尉繚。」

    「我的天啊,我怎麼遇到這位不世奇人!」周沖的腦袋嗡嗡直響,暈乎乎的,差點摔倒在地上。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胥槐澤樓主 發表於 2021-11-30 22:39 | 顯示全部樓層
第二卷 新天新地 第一章        高人(下)

    請問朋友們一個問題:《武經七書》是哪七部兵書?

    答案:《孫子兵法》《吳子兵法》《司馬法》《六韜》《三略》《尉繚子》和《李衛公問答》,這七部兵書在中國歷史上的影響非同凡響,就是在今天仍在發揮著重要影響。

    《尉繚子》的作者是誰?就是周沖遇到的奇人尉繚。

    有人稱尉繚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軍事理論家,這種說法有道理,但不完全,因為沒有把尉繚在軍事上的成就概括出來。

    《武經七書》中除了《六韜》《三略》的作者因系後人偽托姜子牙所作、不可考證外,其餘五人不僅僅是著名的軍事理論家,還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軍事統帥,其戰功非常的大。

    孫武吳起司馬穰苴李靖與本書關係不大,就不說他們的成就了,本書要說的是尉繚。

    尉繚是魏國大梁人,也就是現在河南開封人。有一種說法,認為他是戰國時期著名的高人隱士鬼谷子的學生,但是這種說法有多少可信度就不敢保證了。

    他分析天下形勢後,認為秦王有統一天下的決心,也有統一天下的雄材,和當時的時代精英一樣,西行入秦,準備遊說秦始皇。他見到秦王是因為韓非給李斯害死,秦王感歎人才太少,李斯就向秦王舉薦了尉繚。

    無論是反對秦始皇的人,還是讚賞秦始皇的人,都得承認一個事實,秦始皇心性聰穎,志氣超邁,遠非常人所能及。同時,他這人的眼光很高,一般人不會放在眼裡不說,就是如李斯、趙高、王綰、王翦、楊端和、蒙恬、王賁這些歷史名人,在他眼裡僅供奔走,是他供他驅使的工具而已。

    但有一個人可以和秦始皇分庭抗禮,在歷史上也只有這麼一人得到秦始皇最高的禮遇,衣同衣,食同食,車同車。意思是說秦王吃什麼,他就吃什麼;秦王穿什麼樣的衣服,他就有資格穿什麼樣的衣服;秦王乘什麼樣的車,他就有資格乘什麼樣的車,其待遇和秦王一樣。

    這個人就是尉繚,也由此可以看出其人真的是才情非凡。

    秦王任命尉繚為國尉,讓他負責策劃軍事行動,因而秦始皇發動的統一戰爭,每一次軍事行動都凝聚著尉繚的心血。武安君李牧大挫秦軍,戰事進展不利,正是他行反間計讓趙國御了李牧的兵權,才使趙國滅亡。

    中國統一格局的形成,他功不可沒!稱他為軍事理論家,實是太偏,不夠全面。

    有「一代帝師」之稱的張良,傳說他功成之後與赤松子雲遊天下,純屬杜撰,根本就沒有那回事,他學習導引之術、不食人間煙火是真的,不過呂後卻賞他酒肉,要他吃喝,理由是「人生如白駒過隙,短短幾十年而已,又何必自苦」,他也吃了。

    尉繚的行為與張良不同,功成之後急流勇退,飄然而去,不知所蹤,和孫武、孫臏兩人的行為如出一轍。

    可以說尉繚是中國歷史上真正稱得上高人、奇人的人物,周沖乍聞居然與他邂逅,還有不血氣上湧,頭暈暈的感覺,沒有一頭摔倒在地上已經很不錯了。

    「原來是繚子先生,先生大名如雷貫耳!周沖今日得見先生,幸甚!幸甚!」周沖興奮得幾乎是唱出來。

    周沖的高興之情溢於言表,出於真誠,決非作偽,尉繚才氣非凡也是不明白周沖這個穿越人何以如此喜慰不甚,微微一笑,道:「先生過獎了,尉繚一點薄名,不敢有辱先生清聽。」

    「是是是真……這位是先生高足王敖先生?」周沖本想說久聞他的大名是真的,突然想到尉繚此時還是籍籍無名,知者不多,他成名是在許久以後,要是自己硬說是真不免有漏洞。

    這人正是尉繚的學生王敖,可以說是尉繚最為得意的學生,師徒二人為秦王效力,尉繚出計,王敖去實施,珠聯璧合,是很好的拍擋。

    王敖哪裡知道周沖這個穿越人對他們的事跡是瞭若指掌,還真有點奇怪,道:「在下正是王敖。王敖見過先生。敢問先生何以知道在下的薄名?」

    「糟了,只顧一時興奮,出漏子了。」周沖在心裡暗叫糟糕,心念一轉,立時有了主意,笑道:「繚子先生大才,天下共稱。有師必有徒,王先生不凡,天下誰人不識君!」

    這話很好地規避了漏洞,又有禮節性的恭維,可以說回答得非常巧妙,三人相對大笑。

    尉繚笑道;「要是繚子猜得沒錯,先生就是辭秦王之官的豆腐周吧?」

    「我這個綽號真是害人,要是我做了臭豆腐還不叫我臭豆腐周啊?」周沖在心裡不爽,笑道:「周沖薄名,有辱先生清聽,還請先生不要見笑。」

    尉繚點頭讚歎:「先生不為權勢折腰,正所謂『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真丈夫也!請受繚子一拜。」抱拳施禮。

    「權力多好啊,你以為我不動心?我就是再想當官,也不能當秦始皇的官,和他一起挨後人的罵?我可不是李斯趙高之流。」周沖在心裡不敢領受尉繚的讚揚,謙遜道:「先生過獎了,周沖愧不敢當。」

    尉繚問道:「敢問先生意欲何往?」

    「山野閒人,適地而游,不求所往。」周沖以古代的高士聲口回答,他的話說白了就是沒有目的,亂跑罷了,反問道:「先生意在哪座仙山?」

    尉繚微微一笑,道:「繚子飄渺之身,不敢問道於仙山。繚子近聞秦王有吞併宇內之心,西來一觀,或有獻拙計之機,也未可知。繚子沒有先生的高風亮節,還請先生不要見笑。」

    「你這是想遊說秦王,一展胸中所學。像你們這樣的人,能有這樣的行為,我能理解。懷才之人,誰不想抒展一番呢?百里奚號稱高士,不也是因為家貧,急著出仕,差點送了性命嗎?只是,你的時運還不到,恐怕難有其成。」周沖在心裡盤算,道:「大秦素以招納天下賢才著稱,先有百里奚、蹇叔、公孫支、由余,後有商鞅、張儀、范睢,今有仲父、李斯,先生之才不在他們之下,只在他們之上,要是見到秦王,必將大展宏圖。只是,時運有濟與不濟,不濟之時,賢如百里奚,也只能飯牛。時運若濟,君子可以豹變,先生可否聽我一言?」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胥槐澤樓主 發表於 2021-11-30 22:39 | 顯示全部樓層
第二卷 新天新地 第二章        隱居(上)

    尉繚眉頭微皺,有點失望,抱拳施禮,道:「先生有未卜先知之能,尉繚正要請教,還請先生不吝賜教。」

    「我哪裡有什麼未卜先知的本事?只不過是歷史告訴我的而已,你的進身之階是李斯,時機是韓非之死讓秦王痛失人才。現在的李斯才見到秦王,韓非還在韓國養尊處優,做公子呢。」周沖在心裡謙遜,知道他之所以失望是因為不能立刻大展鴻圖,安慰他道:「時運之事,飄飄渺渺,不可捉摸,周沖並無神仙本事,更沒有未卜先知之能。不過,周沖知道一個理,人主分為兩種:一種是不可說之人,一種是可說之人。不可說之人也不是一概不能說,可說之人並不是能全說,只是在於時機的把握。」

    尉繚擊掌讚歎,道:「先生妙論,可為至理!」

    王敖一副讚歎不已之態,點頭道:「周先生之言實是至理名言,桀紂之君,臭名千載,實則此二君聰明過人,只是其才智並未用到正途,用於玩樂,實是讓人感慨。二人非不能說,說不得其法耳!」

    「好自負,居然想說桀紂之君,也只有你們這樣的人才能有這樣的心氣和自信!」周沖在心裡想,嘴上道:「遠的不說,就說當朝之事,秦國之所以強,蓋因商鞅變法而強。世人皆知此點,可世人知道商鞅當初遊說孝公是多麼的困難?差點被孝公遺棄。」

    尉繚點頭不已,王敖接著周沖的話道:「商鞅以帝王伯三術晉見孝公,先說以帝道,孝公昏昏然欲睡,事後責景監舉一無用之迂人。第二次,商鞅說孝公以王道,孝公又是昏昏然欲睡,再一次責備景監舉薦迂腐之人。第三次遊說之前,就連景監都不敢再舉薦,要不是商鞅說服了景監,難有第三次機會。第三次,商鞅說孝公以伯術,君臣相語三日而孝公不知倦怠。大秦之強,自此始也。」

    商鞅之見孝公是因為寵臣景監,後世之人、特別是儒家以此譏評商鞅出身不正,為了大用於秦國居然不正大光明地去求見孝公,而是走景監這人下作之人的門路。其實,這個問題可以反過來看,秦國就連景監這樣的下作之人都能舉薦賢才,秦國能不人才濟濟?能不強嗎?李斯《諫逐客書》裡列舉了那麼多有名的人才,有哪一個是出自秦國呢?還不是山東之國的人才流失到秦國。能夠吸如此之多的人才,秦國不強就沒有天理了!流失了這麼多的人才,山東之國不滅就不在情理之中了!

    「你倒真的博聞強記,一來就把當年商鞅遊說秦孝公的事說出來了。」周沖在心裡如是想,點頭作結道:「凡說之難:非吾知之有以說之之難也,又非吾辯之能明吾意之難也,又非吾敢橫失而能盡之難也。凡說之難:在知所說之心,可以吾說當之。」

    師徒二人同聲叫好,道:「凡說之難:在知所說之心,可以吾說當之。妙人妙語!」兩人欽佩之情見於顏色,把周沖引為知己。

    周沖可不敢掠他人之美,道:「此言非周沖之言,是韓非《說難》中的名句,周衝不過是俯拾一下。」

    尉繚點頭道:「韓非其人,繚子聽說過,先是從學於荀子。學成之後,回到韓國為韓王出謀劃策,可惜的是他的策論太高,韓王聽不進。韓非憤而閉門不出,著書立說。縱觀其書,實是縱橫之高論,當世難有其匹,要是能得一見,必是快慰生平之事。」

    「韓非和你是同時代人,你要想見他恐怕有些難處。你見到秦王就是因為韓非之死,他用生命換得你的青雲直上。除非,歷史重新改寫。」周沖在心裡為尉繚惋惜。

    王敖慨然而歎:「懷才不遇,造化弄人!」

    「懷才不遇,哭煞多少豪傑!為了找到一個知遇的人君,你們也不顧高人身份,西行入秦,求用於秦王。」周沖在心裡感慨,道:「遊說人主,必要有遊說之機!」

    尉繚一抱拳,道:「多謝先生點醒,繚子明白了。周先生,就此別過,他日再聚。」

    周衝回禮,問道:「先生意欲何往?」

    尉繚略一凝思,道:「此時還不是求見秦王之時,繚子想先遊覽一番,另待時機。」

    「先生高人,本愛山水,寄情於其間,周沖本不該多言。」周沖話鋒一轉,道:「不過,先生悠遊於山水之間,並非不問世事,而是打發時日,等待時機。名山就在眼前,先生何必捨近而求遠?」

    王敖問道:「先生的意思是說游華山?」

    尉繚提醒王敖,道:「先生的意思是要我們住在華山。」

    「王敖不明先生之意,還請先生不要見笑。」王敖恍然大悟。

    周衝回禮,道:「王先生言重了。華山景色優美,修身養性之所。再說,此地就在秦國,秦國一旦有事,豈不近便?」

    「有道理,很有道理。」尉繚點頭,道:「寄居華山之上,縱觀天下變化,倒不失為一個高明的辦法。」

    周沖提醒尉繚,道:「周沖斗膽請問先生,先生所學主兵,還是主文?」

    尉繚雖是不明白周沖何以如此相問,仍是回答道:「繚子隨先師習兵數十載,雖無孫吳之機,也還略知韜略。若使繚子之計得行,秦並天下只是時間問題。」

    「我知道你主兵,這不這是一個潛台詞。」周沖接著問道:「先生所學,可已成卷?」

    尉繚搖頭,道:「繚子所學,盡在胸中。」

    周沖心頭一跳,有了一個想法,立時引誘起來:「先生何不成卷?」

    「水無常形,兵無常勢,兵略機鋒只在運用之妙而已,不必成卷。」尉繚子不愧是兵家,一出口就說出了與後世岳飛相近的話。岳飛認為用兵「陣而後戰,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兩者何其相近。

    周沖不贊同他的看法,道:「先生兵之大家,所言兵略固宜,不過,周沖卻以為不可。」

    「哦,先生以為如何用兵才是妙法?」尉繚子很感興趣,非常期等周沖的高見。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胥槐澤樓主 發表於 2021-11-30 22:39 | 顯示全部樓層
第二卷 新天新地 第二章        隱居(下)

    「周沖不才,不習兵事,不敢在先生面前妄言兵法。」周沖笑著道出真意,道:「周沖的意思是說先生何不趁隱居之機把先生的兵法匯聚於筆端,寫成兵書。到時,一旦見到秦王,可以把先生的兵書獻給秦王,豈不勝卻先生臨機決疑?孫子見闔閭,不是直獻《十三篇》?」《孫子兵法》因為只有十三篇,又叫《十三篇》。

    周沖雖然熟知歷史,但是他知道一點,從歷史書上知道的歷史知識比起古人的真實生活來說,只不過大海中的一滴水,少得可憐。因為史書記載的是重大事件,對於那些決定成敗的細節是不可能記載。要是有人以為熟悉歷史就和古人一樣瞭解他那個時代,那是自高自大。

    更不用說,尉繚是一代軍事大家,周沖雖是知道歷史走向,對於當時的情況絕對比尉繚瞭解得少,可以說少很多,他哪敢妄自談論軍事。最重要的是,周沖根本就不懂軍事,自然是不敢班門弄斧了。

    一個擁有天才頭腦的人臨機決疑,固然有奇效,但是和深思熟慮的宿構比起來,還是有差距,這點不用說朋友們也知道。儘管尉繚精通軍事,也不得不贊同周沖的主意,點頭道:「謝先生提醒,繚子決定著書立說。書成之時,還請周先生點評。」

    「點評不想,你要是送我一份,我倒是很想要。」周沖在心裡打小算盤,道:「先生大才,必是流傳千古的名作,周沖才識淺陋,不敢有辱大作。」

    尉繚相邀道:「華山風光通靈秀麗,宜居之地,繚子就在此隱居。要是先生不棄,可否與繚子一起悠遊於華山之上。先生妙言妙語,心思機敏,總是能給繚子以啟迪,要是能得先生相伴,繚子何其幸甚。」

    「我這個現代人,雖然努力裝作古人,可是我的氣質,還有言行總是免不了幾分現代氣息。你這個古人,不,應該說時代的精英,對新奇之事的把所握能力非常人所能及,是以才想和我同住。要是換成別人,說不定就把我當成異端、另類了。」周沖心裡對繚子的心裡猜得很透,不過,他對尉繚相邀還真有點想不到,愣了一下,才道:「周沖本無所適,隨處可居,要是先生不嫌周沖愚駑,周沖是喜慰不甚,願朝夕敬聆先生教誨!」

    能夠得到尉繚這樣的軍事大家、一代奇人的垂青,另眼相看,不要說對周沖,對任何人都是一種榮耀,周沖心裡高興得很。

    尉繚大為放心,頗為心喜,道:「能得周先生相伴,人生快事也!」

    這事就這麼敲定了。不過,選擇隱居之地倒是頗費思量,隱居在華山腳下的話,固然是好,不過人來人往,難免要給人打攪,尉繚這個高人自然是不屑為。隱居在山頂上嘛,氣候變化太快,晝夜溫差大,身體難以抵受。

    武俠小說中華山弟子居住在山上,其實那是在誤人,也許只有武林好手才能有這種能耐,周沖是不敢住。最終,選中半山之上的一個山窩。

    當下,周衝下山取回馬匹,花錢請了幾個農夫上山,幫著搭建廬舍。

    廬成之時,尉繚摸著鬍鬚很是欣慰,道:「周先生雅人,此廬一定要取個好名字,才配得上先生。」

    「我商人出身,用你們古人的話來說一身的銅臭,哪裡雅了?說我是現代人還靠譜。」周沖在心裡好笑,不過,他的確是想知道尉繚子要給廬舍取的名字,問道:「繚子先生以為取啥名好?」

    尉繚想了一下,道:「這廬因周先生而起,就叫周公居吧。」

    「先生笑話了,周沖一介草民,無尺寸之功於民,不敢稱公。」周沖忙謙遜道:「先生大才,必將大用於世,造福於民,叫尉公居挺合適。」

    尉繚搖手道:「先生太抬舉繚子了。」

    王敖了想了一下,道:「華山通靈之地,自古不少神仙就在此山飛昇,我們隱居於此,身雖隱,心未隱,只能是半仙,就叫半仙居吧。」

    尉繚點頭贊同,道:「半仙居,身隱心未隱,神來之語。身隱心未隱……」默然不語。

    周沖明白他的心裡的苦楚,緩和氣氛,道:「三個半仙,合起來就是一個神仙加一個半仙之體,賽過活神仙。」

    尉繚師徒開懷大笑,道:「先生妙語解頤。」

    周沖打量一下廬舍,道:「就是太簡陋了些,少點家什,要去買點。」

    「我們是仙嘛,神仙餐朝霞,吸清氣,不食人間煙火,方是本色,周先生不必戒懷。」尉繚安慰周沖。

    周沖笑道:「先生胸懷寬廣,非常人所能及,周沖感佩。神仙之術,周沖未曾習,不知其術如何。我們雖有半仙之名,卻無仙人之實,這家什仍是必須。」

    「一切全憑先生作主。」尉繚笑言。

    要是換作別人,肯定以為尉繚是高人,對生活之事不縈於懷,其實幾日相處下來,周沖知道他是對這些事不熱心,可有可無。這也難怪,天才是殘缺的,在一個方面他是天才,在另一個方面就有可能是蠢材。師徒二人心繫軍國之事,哪有心思來考慮這些瑣碎之事,這事自非周沖處理不可了,笑道:「要是不稱先生之意,還請先生不要見笑。」

    「先生精明,這些事比繚子強多了,繚子是自愧不如。」尉繚自謙。

    周沖在心裡想:「不是我比你強,是你的心思沒在這方面而已,看來和你們共居,我得給你們當管家了,我這是自找苦吃吧。」笑道:「先生謬讚。有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繚子先生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華山半仙居!孔子曰:『何陋之有?』」

    「妙妙妙!」師徒二人拍手叫好,道「好詩!好詩!」尉繚子謙道:「先生太高抬繚子了,繚子萬萬不敢當。」

    「慚愧!夢得先生,不要罵我。」周沖在心裡暗道慚愧,道:「華山半仙居必將青史垂名,後世效仿者不絕,皆因先生之故。」

    尉繚微微一笑,道:「先生笑話了。走,我們劈木頭去。」

    周沖有點糊塗了,問道:「先生劈木頭何用?」一個好好端端的高人,居然去劈木頭,由不得周沖不糊塗。

    尉繚呵呵一笑,道:「周先生不必多問,山人自有妙用!」

    「你還賣關子,我就不信邪,偏要看個究竟。」周沖打定主意,跟了上去。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胥槐澤樓主 發表於 2021-11-30 22:39 | 顯示全部樓層
第二卷 新天新地 第三章        驚世之技(上)

    周沖以為尉繚子必有驚世之舉,沒有想到他的行動太讓人失望了,師徒二人揮著斧子,一會兒就把一棵碗口粗細的樹給砍倒了。然後截成一尺長短的小段,再劈成薄片,周沖不得不承認師徒二人劈木頭的功夫高人一等,木片厚薄相差無幾,很明顯,他們沒少練習。

    「他們是劈木頭,做書簡。」周沖恍然大悟,道:「繚子先生這手功夫堪稱一絕,世間少有。」這話不是恭維,而是對師徒二人絕技的中肯評價。

    尉繚子劈著木片,道:「周先生過獎了,劈得多了,手熟了,也就好了。」

    「這不成了無他,唯手熟耳的賣油翁!古人真是辛苦,搞點著作都這麼因難。哪像現代人,沒有紙了,花兩小錢,到店裡買就是。更先進的直接用電腦去寫了,連紙筆都不要了,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下。」周沖在心裡比較,道:「敢問先生,大作準備寫多少卷?」

    繚子微一沉思,道:「五卷,每卷又有四到五篇不等。」

    周沖又問道:「先生準備每篇用木簡多少?」

    「少的一斤,多的三兩斤。」尉繚回答。

    周沖計算著道:「這麼說來,先生大作至少要用木簡二三十斤了。書成之後,先生隨身攜帶,豈不累贅?」

    有人以為古代的讀書人很輕鬆,其實古代的讀書人是最辛苦的,在紙張大行於世之前,光是這些書簡就夠受的了,要是遊學的話,帶在身邊的書至少有好幾十斤,重的也許上百斤。一個讀書人就成了真正意義上的腳夫,何等不容易。也許有人說可以花錢請人背挑,那也是要錢的啊,一般來說讀書人很窮,君不聞「窮文富武」之說?

    很有意思的一個故事,就是蘇秦為了西行遊說秦惠文王,把家產全賣了,把自己打扮得非富即貴的樣子,找人挑著書去秦國。結果是沒有成功,回到家時,成了叫花子,書沒了不說,餓得沒有力氣,要老婆做飯,不理他。請求嫂子做點飯吃,不甩他,何等淒涼!

    「沒什麼,早就習以為常了。」尉繚子滿不在乎。聽得出來,他沒少背書簡。

    周沖在心裡感慨:「就連他這樣大有學問的人都沒少受書簡之苦,那麼貧窮的讀書人受的苦比起他來就更多更苦,要是能想個辦法,讓他們少受點苦也是有好的。」心思一轉,立時有了主意,道:「先生可否聽我一言?」

    尉繚放下手中的活計,很是感興趣地看著周沖,問道:「先生有話請講,繚子洗耳恭聽。」

    「先生的書必是驚世之作,要是用木簡的話,笨重、不好收拾不說,還不方便貯存。」周沖直奔主題,道:「我的意思是,我去買點紙,或是絹帛,先生可以寫在絹帛上。」

    在戰國時期,造紙術已經發明,只是工藝太過複雜,產量低得出奇,用得起的人必是大富大貴之人。絹帛也因產量問題,價值不菲。

    尉繚子婉拒周沖的好意,道:「先生的好意,繚子心領了。讀書人嘛,天生就是那個命,要是不背書簡,那也不叫讀書人子,先生不必費心思。」

    聽得出,他這話不是隨便說說,而是出於真誠,周沖讚道:「繚子先生不僅學識上佳,人品也是萬中無一,周沖佩服。」

    尉繚又開始劈木片,道:「先生言重了,繚子不過是守讀書人的本份罷了。」

    「像你這樣有學問的人,必然有不少有錢人贊助你,你還能記得讀書人的本份,寧願背書簡,要我不佩服也不行。現代社會那些做學問的人,一心想的就是往錢眼裡鑽,有了錢就買豪車,奢華無比。他們要是知道繚子先生的高節,必會羞愧無地。」周沖在心裡感慨尉繚的高節,心頭一熱,道:「繚子先生,周沖曾習得造紙術,我們自己來造,先生以為如何?」

    古代的讀書人的生活主要來自於兩方面,一方面是有錢人的贊助,像尉繚那樣有學問的人贊助他的肯定不在少數。

    另一種就是靠自己努力,賺點錢了,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勤工儉學,這種讀書人是最辛苦的。西漢名臣朱買臣性喜讀書,而家裡又窮,只好靠賣柴為生。他一邊挑柴一邊讀書,這種精神的確值得提倡,可惜的是他的老婆忍受不了,把他給「休」了。後來,朱買臣得到漢武大帝的賞識,富貴還鄉,他的老婆已經嫁人了,和丈夫躲在人群裡面,不敢見他。朱買臣發現他們,把他們請上車一起回官邸。他老婆羞愧無地,最終上吊自殺了。

    朱買臣的遭遇還算是好的,結局不是完美,還是不錯,更淒慘的讀書人莫過於餓死街頭了。這些故事都是讀書人的辛酸史,哭煞多少讀書人!

    師徒二人放下手裡的活計,抬頭看著周沖,很是驚奇,那意思再明白不過了,意思是說:真沒看出,你除了能做豆腐、石窩出油以外,居然還有這等巧技。

    「先生美意,繚子心感。」尉繚婉拒道:「造紙一術,繚子略有所得,太費時費力,所得又少,反倒不如書簡來得方便,一斧在手,漫山可取。」

    象尉繚這樣的大學問家對造紙術必然是有所研究,他研究造紙術的目的當然是為了造出紙,省得用木簡,只不過運氣太差,總是失敗。

    他的話裡就有一種屢挫屢敗,已經沒有信心了的感受,周沖是萬萬想不到他這種堅韌之人居然如此不經打擊。轉念一想,也在情理中,造紙術存在了很多年,直到東漢經過蔡倫的改進,才大行於世,尉繚縱是學富五車,也沒有超越數百上千年文明的能耐,失敗也就在情理中了。

    「先生有所不知,周沖習得的造紙術不一樣,不僅簡單易得,而且所得紙也不少。」周沖計算著道:「只需數日之功,足夠先生用上三月。」

    他的話立即勾起了師徒二人的興趣,一齊道:「先生有如此巧技,快快說來。」瞧他們那副模樣,真的是逼不及待,周沖瞧在眼裡,頗為好笑。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返回頂部上一主題下一主題返回列表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