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端
掃碼瀏覽

[歷史軍事] [歷史] 逆隋 作者:老茅 (已完成)

[複製鏈接]
1859 |485
童懷英樓主 發表於 2021-12-1 14:36 | 顯示全部樓層
逆隋 第五卷 誰的大業 第三十一章 天賜橫財 老茅

  內侍太監趙念輕輕的走到楊勇耳邊,稟道:「皇上,草原上有緊急軍情求見。」

  聽到草原兩字,楊勇不由皺了一下眉,東突厥消滅後,面對東突厥這片龐大的領土如何處理卻成為一個問題,這片領土雖然大,只是由於氣候,淡水,土質等方面的原因,適合耕種的土地並不多,現在大隋境內南方還有許多地方都是蠻荒之地,即使要移民還不如向南方移民,對於大隋來講,這片大草原即使佔在手中也完全是一塊雞肋。

  若是單靠軍隊駐守,需要多少兵馬才能守住,朝庭每年需要投入多少?雖然以現在大隋的實力這筆負擔並不算太嚴重,只是這種單純的投入注定不會持久,若是放棄,這塊土地馬上就會變成西突厥的領土,不消二十年,西突厥就會變得和以前突厥帝國沒有分裂時一樣強大。

  如今大草原上還駐紮著五萬隋軍,就是為了防止西突厥的勢力遷回來,眼前在進攻高句麗的關鍵時刻,難道西突厥前來犯境不成,楊勇的腦中剎時轉過無數念頭:「快,讓信使上來。」

  「是。」

  趙念下去不久,李密就跟在趙念身後上來,見到皇帝連忙低頭跪下:「微臣司衛上士李密參見皇上。」

  「李密?」楊勇上上下下的打量著這位司衛上士,直到李密被看得冷汗淋漓,楊勇才收回目光:「起來回話。」

  對於這位歷史上最著名的反骨仔,楊勇自然映像深刻。楊勇前世雖然不讀歷史,小說,電視可沒少看,李密身為朝庭的蒲山郡公,先是隨楊玄感造反,楊玄感失敗後投入瓦崗,

  不管如何,歷史已經改變,自己既然連李淵也沒有收拾,自然也不用在意一個小小的李密,不過。這樣的人卻不可以使之得掌大權,如今李淵十數年一直是正五品的員外散騎侍郎,即是楊勇對李淵的壓制。

  李密感覺到剛才皇帝的目光就像尖刺一樣釘在自己的身上,頓時全身都不自在,只是面對皇帝地目光,他連動一下也不敢,此刻皇帝目光收回。李密才感覺到全身一鬆。剛剛在金翅戰船上擦乾的汗珠又重新流了下來,連忙從地上爬了起來,心中不由暗歎果然君威難測,口中回道:「微臣謝皇上。」

  「草原到底發生何事,是否西突厥膽敢入侵?卿家詳細道來。」

  「回皇上,並非西突厥入侵,而是一件好事,對我大隋來講天大的好事,微臣接到長孫晟大人的命令後就日夜兼程從草原出發。向皇上稟報這件天大的好事。」

  李密的話讓楊勇更是有點茫然,東突厥已經滅亡了,還會有什麼好事,莫非是發現了什麼財寶,事實還真如楊勇所料。草原上當真發現了天大地財寶。聽李密慢慢說完,楊勇才恍然大悟。

  原來去年就在東突厥基本滅亡時。一隊隋軍在一名突厥貴族的帳蓬中發現了一種綠色的石頭,這種綠色的石頭非常好看,突厥貴族用來在帳蓬中作裝飾之用,本來隋軍對這樣的石頭並無興趣,只是這隊隋軍中恰好有一名府兵的父親做過礦工,認識這種石頭叫孔雀石,其實是銅變化而成,一般能找到這種孔雀石的地方都有銅礦存在。

  在中國,銅基本上就是錢地代名詞,從漢朝以來,中國就一直為缺銅所苦,為了解決錢荒,朝庭地統治者絞盡腦汁,頒布法律,禁止百姓融錢作器,禁止銅錢外流,鑄出當五,當十,甚至當百的大錢,甚至宋時就發行飛鈔作為紙幣,這些雖然取到了效果,卻沒有從根本上解決錢荒的問題,直到明清之後,白銀大量流入,以白銀為主要貨幣,錢荒才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決。

  這種情況,大隋開國不久就感受至深,經濟的迅速發展需要更多的銅錢來進行周轉,沒有銅錢,只能用綢緞,絹,布等代替錢幣來流通,一定程度上也得到了百姓的歡迎,只是這些東西容易損壞,也不好分割,終究不如錢幣好用。

  好在隋軍開國時離周武帝滅佛不久,國庫中留有從寺廟中收繳的大量銅器,於是古鐘,佛像等物重新化為銅汁,鑄成新錢,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朝庭的錢荒,在楊勇地主持下,又發行了金銀幣作為大額交易的流通貨幣,錢荒進一步得到緩解,朝庭這才慢慢不為錢成苦。

  不過,近些年經濟的發展,錢荒又有抬頭之勢,任憑朝庭每年如何加緊採礦,錢荒總是一年緊似一年。

  抱著試試看的心裡,這名士兵將發現報告給了自己的隊長,隊長又報告給了幢主,幢主又報告給了上面地車騎將軍,這個車騎將軍正是李靖,他因功已經連升幾級,邁入了大隋中高級軍官地行列。

  若是換了一個人,反正現在他們已經滿載而歸,幾塊石頭又有什麼了不起,說不定就此錯過,而李靖以前時常和韓擒虎討論問題,兵法,民生無一不談,自然知道若能在草原上發現一個大銅礦意味著什麼,馬上押著俘虜的那名突厥貴族出發,讓他帶路到發現孔雀石地地方尋找。

  這個地方對於許多突厥人都不陌生,牧民經常能在河水中撿到這種孔雀石,只是突厥祟拜山水,只當這是上天給予牧民的財富,從來不會深究。

  到了地方,李靖一聲令下,五百名隋軍拿起工具在方圓數里的地方挖了起來。這一挖就不得了,隋軍挖不過一兩米深,就有人挖到了堅硬的石頭,將石頭敲下一看後,這些石頭都呈綠油油的顏色,經過那名礦工兒子的確認,石頭不但含銅,而且是含大量的銅。

  這一下所有的士兵都瘋狂挖掘起來,結果發現這一片銅礦分佈極廣,起碼方圓數十里,如果方圓數十里的石頭都含銅,那這裡會有多少銅?

  李靖可以確定,這是一個大銅礦,而且極易開採,若是能開發出來,恐怕比現在國內所有銅礦加起來的產量都要大。

  李靖很快又將自己的發現向上匯報,漢王楊涼已經班師回朝,此時在草原上主持大局的是長孫晟,長孫晟得知情況下,馬上對整個銅礦進行更詳細的探查,結果發現這個銅礦礦石含銅量高達三成,也就是說含銅高達

  中原並不是沒有銅礦,後世中國公佈的銅儲量在八千萬噸左右,只要能開採出其中的百分之一,朝庭起碼不會受缺錢之苦。

  只是中國的銅礦分佈散,含量低,難予開採,自然界的銅礦,其富礦最高含量可達99%,而且一般顯於地表,呈紫紅色,所以又叫紅銅。質軟,富有延展性,稍加敲打即可加工成工具和生活用品。而在中國,這樣的銅礦少之又少,早已被先民發現做成了兵器,現在的銅礦大多深埋於地下,據後世勘探所知,中國品位大於1%以上的銅礦只佔儲量的35.9%,平均下來,全國的銅礦品位只有0.87%,開採難度可想而知。

  如今發現的這個銅礦是是國內銅礦三十倍以上,而且只需挖開表層一兩米的泥土就可以開採,雖然不知道整個銅山儲量有多大,但只是初步估測,整個銅山的範圍佔地方圓數十里。

  這個銅礦的發現不只是給朝庭帶來巨額財富那麼簡單,以長孫晟的智慧自然看得到朝庭在消滅東突厥後的尷尬處境,若是撤軍,朝庭除了得到一些奴隸和牛羊外,等於替西突厥作了嫁衣,若是不撤軍,數萬人馬在草原上只為守著這些貧瘠的土地代價實在太大。

  有了這個銅山,朝庭不但從此可以不再受缺銅所苦,也給了大隋將草原納入自己領土範圍的理由,只要這個銅山不挖光,中原即使改朝換代,也會把這次銅山當成自己的財產一直佔據。以現在的開礦水平,這座礦山開上數十年數百年都有可能,到時即使礦山挖光,這片土地也早已被漢人牢牢佔據。

  「好,好,好。」聽完李密的匯報,楊勇大笑起來,果然是瞌睡送來了枕頭,心中暗暗奇怪,難道自己人品好,國內剛剛感受到銅錢緊缺老天爺就送給自己一筆橫財。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童懷英樓主 發表於 2021-12-1 14:36 | 顯示全部樓層
逆隋 第五卷 誰的大業 第三十二章 三人組 老茅

  事實上當然不是楊勇人品好,隋軍無意之間發現的這個銅礦就是後世外蒙古的額爾登特銅礦,該礦不但易開採,而且儲量極大,七十年代外蒙古在蘇聯的援建下開採,蘇聯解體後外蒙又與俄羅斯合股,年產銅精礦40萬噸,而且還伴生鉬和銀兩種貴金屬礦脈。爾登特銅礦一經開採就成為外蒙的主要收入來源,最高時佔到外蒙政府財政收入的五成。

  不過,此時離蒙古人這個名稱出現還有六百年,如今歷史改變,能不能再出現這個民族都是一個疑問,這個大型銅礦的提前發現,等於斷絕了遊牧民牧在這片草原上再死灰復燃的希望,為了源源不斷的銅料,漢人會一直牢牢佔據著這片草原。

  當然,反過來也可能說楊勇人品好,歷史上唐朝的版圖一直擴張到貝爾加湖以西,卻沒能發現這個蒙古高原上的大銅礦,否則也不會在後期將這些領士捨棄。

  現在大隋境內通行的銅錢只為兩種,一種是開皇五銖,一種是大業通寶,大業通寶,顧明思義是在楊勇登基後鑄出來的新錢,廢除了以前五銖錢的叫法,直接叫大業通寶,開皇五銖曾鑄過少量一貫達六斤四兩的銅錢,不過,總量不到一萬貫,其餘都是重四斤二兩一貫的銅錢,大業通寶延續了開皇五銖的重量,一貫銅錢也是標準的四斤二兩大隋從開皇初年開始鑄錢,前三年共鑄錢四千五百萬貫,將市面上流通的前朝貨幣收繳一空。全部換成五銖錢,沒有了舊幣作為銅料來源,後面的鑄幣量便大大下降,先是每年鑄錢在一百至二百萬貫,到了仁壽時期,朝庭一年地鑄幣量不到四五十萬貫。

  從第一枚隋五銖鑄造,到現在的大業五年的二十多年時間裡,朝庭鑄出的銅錢超過了七千萬貫,漢五銖從從武帝元狩五年到平帝元始年間約一百二十年中,總共才鑄錢二千八百萬餘貫。這不能不說大隋的經濟已經遠超漢朝。

  大隋所鑄的銅錢為錫二銅八,用銅為三斤三兩六錢,七千萬貫銅錢需銅十一萬七千六百噸。這些銅幾乎用盡了歷朝歷代開採出來的銅料,如今朝庭新開採的銅礦一年也不過數百噸左右,即使全部用來鑄幣,也只有數十萬貫。遠遠不能滿足經濟發展的需求。

  如果這個銅礦每年能夠開採一千噸的純銅,意味著大隋可以多鑄出六十萬貫銅錢,二千噸就是一百二十萬貫,當然,有了多餘地銅不一定都要鑄為銅錢,各種工具,器皿都可以用銅製成。銅價也會大跌。再也不會有把銅錢融化後做器還能獲利數倍的好事。

  「恭喜皇上,賀喜皇上。」隨在皇帝身邊的眾臣也反應過來,紛紛道喜。

  「皇上御駕親征,還未到戰場,前方先傳來可供我大隋百年之用的橫財,預示著此番出征一切順利,一定可以殺的遼東小丑屁滾尿流。」趙念在旁邊湊趣道。

  「嗯,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既然上天讓大隋發現了這個大銅礦,那就是上天給予大隋的財富,這個銅礦就叫天予銅礦吧,傳朕旨意,銅礦周圍二十里馬上劃為禁區。著令工部尚書雲定興制定詳細地開採計劃。越快越好,另外。可將國內開採數量不大的銅礦全部關閉,其礦工移民草原,所有待遇從優,長孫晟,李靖兩人發現銅礦有功,各升一級,其餘有關人員等著情封賞。」

  天予銅礦的發現傳到朝內,工部拿了最大的熱情,很快抽調出國內熟練的礦工前往草原,草原上的五萬隋軍也不再採取守勢,變得咄咄逼人,開採銅礦需要大量的人力,這些人力不可能從國內而來,最好地對像當然是從西突厥境內奪取,西突厥邊境牧民也如同原先地東突厥一樣,陷入了血雨腥風當中。

  儘管大家已經預料到這個銅礦給朝庭帶來好處,只是誰也沒有想到好處會是如此之大,第一年只是在小打小鬧的情況下,開採出來的礦石就達到五千噸之多,若是在國內,這些礦石只能練出五六十噸精銅,可是天予銅礦的五千噸礦石卻足足練出了一千五百多噸精銅。

  此後這個銅礦一共開採了四百多年,總產量加起來達五百多萬噸精銅,若是全部用來鑄銅錢,可以鑄30億貫銅錢,事實上,後來由於白銀和黃金的流入,全國最高時所流通的銅錢也不過一億五千萬貫左右,只需要這個銅礦出產銅料的二十分之一就可以了。

  當然,不可能所有的銅都用來鑄錢,其實銅的用處實在是太多了,兵器,農具,器皿,大鼎,銅像……只是在銅錢都不能滿足要求地情況下,自然大部分的銅料都被用來鑄錢。

  有了這個大銅礦,第二年大隋境內低品位的銅礦全部停止了開採,以後中原所有新增銅料都來源於天予銅礦,直到數百年後,漢人進入了全面工業和熱兵器的時代,單靠這個銅礦的供應才不能滿足國內需求。

  不過,那時候漢人早已衝破海洋地阻礙,銅礦地來源更是豐富,也不需打國內低品味銅礦的主意,使得許多原始森林,地貌可以保存到後世。

  後世有人評價這個銅礦對於中國地意義,不亞於紡織業推動工業革命的意義,正因為有了天予銅礦提供的足量銅,不但為大隋的經濟飛速發展提供了鑄錢的銅料,而且也給製造機器提供了足夠的銅料,隋之後大量的青銅器也作為古董完整的保存了下來,留給了後人諸多豐富多彩的各種精美銅器。

  涿郡,來自於各郡的府兵門都向這裡匯聚過來,一萬,二萬……等到秦瓊和程咬金他們到涿州時,涿州的兵馬正是最高峰之時,已經達到十幾萬人,這十幾萬人馬將整個涿郡變成了一個大兵營。

  秦瓊雖然是第一次投軍,由於得到縣令的推薦得到了一個什長的位置,他的隊伍中還有兩個特殊的人物,一個當然就是才滿十五歲的程咬金,另一個年齡比程咬金還小,只有十三歲。

  府兵雖然不如禁軍精銳,不過都是膀大腰圓,年輕力壯的漢子,彼此來處各方誰也不服誰,秦瓊年過三十還是一幅小白臉的模樣,程咬金身高體壯,一張黑臉按理倒是能唬人,只是嘴上沒毛,一看就稚嫩無比,加上一名年齡比程咬金年齡還小,更是讓人覺得軟弱可欺。

  一開始,秦瓊這什隊伍沒少讓人恥笑,就是同一什的老兵對秦瓊三人也是不服氣之極。經常出言挑釁,若不是軍中嚴禁械鬥,恐怕早就有人對他們不客氣了。

  不過,數天過後,所有人看著秦瓊這什人馬卻是打心裡感到畏懼,軍中雖然嚴禁械鬥,不過,士兵們總是會找到機會藉機比武,短短數天時間,秦瓊三人打趴了數十名對他們挑釁之人,那名十三歲的小孩武藝比起秦瓊,程咬金兩人來竟然絲毫不差,一人打趴了十幾人。

  這名十三歲的小孩姓羅名士信,齊郡歷城人,和秦瓊是老鄉,以他的年齡自然沒有資格成為在冊的府兵,聽到朝庭詔征府兵,竟然一人從家中跑出來投軍,因為帶的錢不多,到了半路上就沒有了路費,頓時進退兩難,恰好遇到了秦瓊一行,秦瓊見同是老鄉的份上,又行囊豐盛,便慷慨解囊相助,本來想讓羅士信拿著盤纏回家,畢竟他年齡還小,羅士信見秦瓊看不起他,便提出要和秦瓊比武,秦瓊無奈,只得讓程咬金與他比試。

  羅士信比程咬金小兩歲,身材差不多只有程咬金的一半,對於羅士信,程咬金開頭很看不起,認為自己一隻手就能打敗,沒想到一下被就羅士信給了一個下馬威,將程咬金摔了一個四腳朝天,這下程咬金惱羞成怒,爬起來重新再戰,結果數十回合後,程咬金又被摔倒在地。

  見到羅士信如此厲害,秦瓊才同意出留他,到了涿州,秦瓊可以憑著府兵登記報到,程咬金和羅士信兩人卻是費了一翻功夫,又在負責登記造冊的軍官面前演練了一遍武藝,才得以成為府兵,與秦瓊分在一起。

  這次皇帝御駕親征,許多府兵都想能親眼見到皇帝,程咬金和羅士信兩人也不例外,可惜涿郡離遼河一線還有近千里的距離,為了不讓高句麗人先得到消息作好準備,楊勇委任兵部尚書賀若弼作為前線指揮,府兵在涿郡集合編練成軍後,馬上就提前出發。

  當楊勇的龍舟到達涿郡時,府兵已編遣成十軍,每軍二十團,每團十隊,每隊一百人,每隔二十里發一軍,前面共發送七軍零十團,涿郡只留下了五萬人馬,秦瓊三人所屬的隊伍正屬於留在涿郡的人馬當中。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童懷英樓主 發表於 2021-12-1 14:36 | 顯示全部樓層
逆隋 第五卷 誰的大業 第三十三章 按兵不動 老茅

  皇帝到達涿郡時已經是大業五年的四月二十五日,從京城大興到涿郡總共三千多里,只花了四十餘日,在沒有機械全靠雙腿或者以馬代步的時代,這個行軍速度可以說是非常了不起,何況還有皇帝在其中,若是沒有沒有運河可以說完全不可能。

  接近五月的涿郡,天氣溫曖無比,涿郡對於大隋來說已是邊遠之地,並沒有開發多少,全郡人口加起來不到十萬人,從龍舟的最高處望去,到處是一片綠樹成蔭,山坡,平原上覆蓋著茂密的森森,涿郡的城牆顯得低矮而窄小,想想後世單單這樣一個城池就可以容納二千萬人,灰濛濛的空氣下全是一片高樓大廈,楊勇恍然有一種滄海桑田的感覺。

  我來了,我看到,我要的不是征服而是保護,但願千年以後,這裡依然可以看到森林密佈而不是黃沙飛舞。

  「皇上,涿郡郡守薛世雄率郡內官員等待皇上接見。」趙念的聲音在楊勇耳邊響起,將皇帝的思緒打亂。

  「薛世雄,讓他上來吧。」

  「是。」

  趙念下去不久,一名五十餘歲的老者登登的走上了龍舟頂層,磕頭道:「微臣薛世雄拜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薛老將軍請起。」楊勇和藹的道。

  「微臣謝萬歲!」薛世雄站了起來,雖然滿頭白髮蒼蒼,卻自有一番雄姿,這個薛世雄可不是簡單的人物,幼年時就特別喜歡玩打仗遊戲。常邀集一群兒童,畫地為城,互為攻守,自己做總指揮。若有人不服從命令,薛世雄毫不留情地加以鞭撻。時間一長。無人不畏,因而每次玩作戰遊戲,兒童都規規矩矩地聽薜世雄的指揮。

  薛世雄十七歲時即跟隨周武帝參加平齊戰爭,開皇時,更是數有戰功,與吐谷渾、突厥作戰,平定南方番禺夷、獠亂,薛世雄都以大勝而歸,或許是從小玩戰爭遊戲之故,薛世雄帶出來的兵馬一直是秩序井然。對百姓秋豪無犯,而且廉正康慨有古人之風,與同僚相處融洽,二年前,楊勇將薛世雄調到涿郡任郡守,就是看重薛世雄練兵打仗和善於與人相處的本領,要將涿郡建成征伐高句麗的大後方。

  如今薛世雄果然不負皇帝所望。以整郡不過十萬的人口,在一個月內迎接十幾萬府兵到來,沒有出絲毫差錯,如今大部分府兵已經到達前線,涿郡還有十餘萬各地趕來的民夫為前線輸送各種物質,一切都做到井井有條,可以說薛世雄功不可沒。想必薛世雄頭上的白髮有不少是這一個多月來所生。

  「薛老將軍。這一個多月辛苦老將軍了,聽說老將軍有四子,人人都是英雄了得,不知是否在外面?讓他們一起面君吧。」

  「回皇上,這是微臣分內之事。」薛世雄連忙謙讓,不過,見皇帝提起自己地四個兒子,薛世雄臉上不免有一些得色,他的四個兒子分別名叫萬述、萬淑、萬鈞、萬徹。每人都有萬夫不擋之勇,尤其是三子萬鈞,四子萬徹更是出色,大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之勢,薛世雄當然想讓兒子能得到皇帝的賞識。只是此於臉上卻為難的道:「陛下對微臣四位犬子謬讚了。能得見陛下是犬子的福份,只是前線輸糧緊張。微臣已將他們四人全部分遣出去,暫時不能見到陛下聖顏。」

  「即如此,那就下次吧。」楊勇輕鬆的道,心中閃過一絲念頭,此番征伐高句麗結束後,他們父子五人應該分調一方才是,否則整個涿郡就成了薛家天下了,對於這種想法,楊勇已經如呼吸般自然,這也是為他們好,省得日後君臣相疑。

  「皇上,行宮已經安排妥當,皇上是否可以起程?」薛世雄小心請示道。

  薛世雄所說的行宮是實實在在的行宮,並非給皇帝安排的臨時住所,永濟渠修建期間,為了討好皇帝,運河建造的副監何倜曾提出每隔六十到八十里左右在運河邊上為皇帝建一座行宮,供皇帝出巡時使用,這個距離剛好是龍舟行駛一日地距離,宇文愷等一批正直的官員雖然認為此舉實在太過浪費,卻也不敢明確反對,只能上報給皇帝處理。

  若是以後出巡每行走一日,便可以在行宮裡住上一夜或遊玩數天,無疑是非常愜意之事,只是楊勇無論如何也沒有到如此奢侈的地步,下旨狠狠的批了何倜一通,不過,還是同意在運河上修建了兩座行宮,一座位於永濟渠的中段,一座就位於涿郡。

  這次御駕親征,楊勇雖然經過了永濟渠中段的那座行宮,只是遠遠的看了一眼,並沒有入住,這次到了涿郡,若是要直接趕到前線,這座行宮也只能匆匆路過。

  對於皇帝地行程到底如何,誰都不敢瞎猜,只能大致預測,地方官員只能作好兩手準備,不過,涿郡作為大後方,又是府兵聚結的地點,如今還有五萬府兵在等待皇帝的旨意,皇帝在涿郡停留是理所當然,果然,皇帝點了點頭:「可。」

  「微臣遵旨!」

  從龍舟上下來,皇帝直接乘著馬車,在薛世雄,麥鐵杖等人的護送下,向行宮方向而去,涿郡的行宮自然無法和後世的紫禁城相比,卻也是佔地數十畝的院子,裡面已經裝飾一新,行宮中太監,宮女共二百多人,他們平日裡只負責行宮地打打掃掃,皇帝一住進來,他們陡然忙碌了起來。

  說實話,雖然乘著龍舟一路上都是順風順水,只是連坐了一個多月,楊勇還是感到了一絲疲累,這種累多是精神大於身體,在行宮中休息了兩天皇帝才開始正式辦公。

  跟隨皇帝過來地還有五萬禁軍,浩浩蕩蕩的人馬一下子就將原先府兵遺留下來的軍營佔得滿滿的,各種物質更是在軍營堆積如山,好在現在還沒有到雨季,否則堆在空地裡被大雨一淋,肯定會毀壞不少。

  前線的軍情如潮水般湧來,前鋒部隊已經和高句麗交戰,五月初一,隋軍在遼河上架起了三座浮橋,大軍隨之開始了搶渡,高句麗人用弓箭在河灘上進行堵截,卻被隋軍的神臂弓殺的大敗,河灘上高句麗人遺屍數千具,隋軍不過付出三百多人的代價就順利渡過遼河。

  消息傳到後方,整個隋軍歡聲雷動,小小的高句麗不過如此,楊勇也大為高興,下令犒賞六軍,無數地酒肉如流水般從後方運上來,從涿郡到遼河的這一段近千里的道路上,全是車流水馬般運送物資的民夫。

  五月初三,隋軍推到了遼東城下,二十萬大軍圍著遼東城日夜攻打,數度攻上遼東城的城頭,卻都被高句麗人地大軍拚死趕了下來。

  五月初六、五月初七……五月十二,隋軍還在對遼東城進行攻打,一座小小地遼東城,竟然擋了二十萬隋軍十餘天,依然還牢牢的掌握在高句麗人手中。

  皇帝從京城出來以後一路上都是毫不耽擱,到了涿郡停下之後卻毫無起駕往前地跡象,涿郡剩下的五萬府兵眼巴巴的等著皇帝下令出征,卻總也沒有等到皇帝的旨意。

  先行出發的七軍當中儘是良臣猛將,於仲文、史萬歲、元、衛文升、李渾、韓洪、元威七人各領一軍,賀若弼作為前線總指揮只領半軍,在遼東前線,還有領護東夷將軍羅藝助陣,事實上人馬已經超過了二十萬,為了不影響前線的指揮,楊勇才停留在涿郡,若這些人連遼東城也攻不下來,那就太令楊勇失望了。

  眼看著五月中旬就要過去了,前方傳來的消息還是無法令人滿意,隋軍雖然數度差點攻陷遼東城,但還是讓高句麗人趕了出來,大軍已經傷亡近萬,遼東城下佈滿了隋,高兩方士兵的血跡。

  大隋皇帝御駕親征自然無法做到隱秘,高句麗人早已得到消息,遼東城不但屯著高句麗的十萬大軍,而且有夠守城士兵連續吃上半年以上的糧草,各種守城器械都齊備,哪是隋軍說攻下就能攻下的道理。

  後方還留在涿郡的府兵和跟隨皇帝而來的禁軍紛紛請戰,皇帝卻好似無半點著急之態,一直不許。

  這天,皇帝依然在處理軍中各個大將的請戰書,尤其是禁軍更是躍躍於試,拿著天下最優厚的軍餉,隨著皇帝御駕親征卻只能躲在後方,他們當然不滿意。

  趙念輕輕的來到皇帝身邊,稟道:「皇上,周法尚,周羅喉兩位將軍來了。」

  「好,他們終於到了,快請。」楊勇喜道,將手中那些將軍們請戰的奏章丟到了桌上。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童懷英樓主 發表於 2021-12-1 14:36 | 顯示全部樓層
逆隋 第五卷 誰的大業 第三十四章 水軍 老茅

  周法尚和周羅喉兩人同姓周,不過,他們並沒有什麼親戚關係,相同的是兩人同是從南陳過來的水師將領,不同的是周法尚是在南陳宣帝時就因為得罪了長沙王陳叔堅,被陳叔堅誣告謀反,無奈之下,帶著水師向當時的周宣帝投城,而周羅喉則是南陳滅亡時見事不可違,才向隋軍投降。

  要論水師,自然南方出身的將領遠比北方有優勢,周法尚,周羅喉兩人都是前南陳水師中的佼佼者,楊勇在滅陳之後就有意組建海軍,對於水師人才都極為重視,無奈楊堅雖然可以說是一代雄主,對於變幻莫測的大海依然下意識的迴避,為了防止南陳的餘孽造反逃到海上,甚至不許民間有三丈長以上的船隻,周法尚投靠的早還好,不過由水師轉為陸師,周羅喉則幾乎閒置。

  楊勇登基後,周法尚馬上被重新調回水師,大筆大筆的軍費也開始投向水師,如今快四年過去了,現在是檢驗這支水師的時候了。

  「臣等拜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周法尚已是年過五旬,周羅喉也年過四旬,周法尚身材稍高,鬍子半白,臉上皮膚黝黑發亮,周羅喉個子稍矮,皮膚也是粗糙發黑,只是兩人的眼睛都精光閃亮,自有一股攝人的風采。

  楊勇笑呵呵的道:「兩位將軍平身,今日朕宣兩位將軍過來,就是要問一下水師的情況。」

  周法尚首先發言:「稟陛下。我水師四年來已打造五千料以上大型海船三十艘,二千料以上中型海船七十二艘,其餘各類八百料以上輔船三百餘艘。五萬水軍訓練有述,隨時可以為陛下跨海征戰。」

  儘管楊勇早已知道這個數字,聽了心中還是歡喜無限,五千料大船,即可以一次型運送五千石貨物地船隻,這麼多的海船,若是用來運糧,一次就可以運送近百萬石糧。若是運送兵馬,一次也可以輸送二十萬人以上。

  為了不讓高句麗人覺察到大隋有意發展水軍,水軍造船和訓練的基地都是在南方,楊勇一直留在涿郡不動,自然是為了等待水軍地到來,涿郡與高句麗隔海相望,如果從陸路出發。從遼東攻打到高句麗的首都平壤。光是走路就要花上數月,可是若是利用海船從涿郡出發,不過是五六天時間就可以到達被高句麗人稱為小長安的首都。

  「好,兩位愛卿聽旨,朕以周法尚為水師大總管,周羅喉為水師副總管,連同陸路五萬大軍,於三天後出發,直攻平壤。」

  「臣等遵旨!謝陛下隆恩!」周法尚與周羅喉兩人一起回道。

  這次皇帝御駕親征。隋軍大部分人無疑都信心十足,認為高句麗人將不堪一擊,只要大軍推到高句麗人城下,高句麗人就會嚇得馬上投降,若是稍晚一點。功勞就會被人搶走。好在楊勇自己頭腦清醒,知道高句麗人不會這麼容易屈服。聽到前面進展不順的消息,許多人都頗為愕然不解,皇帝卻早已心中有數。

  歷史上楊廣三次遠征高句麗失敗,雖然有這樣那樣的客觀原因,高句麗小而彌堅卻是事實,數百年來,高句麗立國後就一直沒有停止擴張,絕沒有不戰而降這樣的美事,若是楊勇作為一個後來人也會把希望放在以高句麗人不戰而勝的希望上,無疑是愚蠢之事。

  秦瓊、程咬金、羅士信三人本以為只要到了涿郡馬上就會到前線與敵人交戰,憑他們的武藝很快就能脫穎而出,實現自己建功立業地願望,哪知道他們先是成為隨同皇帝親征的御前人員,也倒也沒有什麼,至多是稍待幾天時間罷了,沒想到的是皇帝到了涿郡大半個月後卻一點出征的動靜也沒有,這下許多府兵都等得急了起來,前面已出發了二十萬大軍,高句麗才多少人,若是再耽擱下去,他們豈非連喝湯的機會也沒有,若不是軍紀森嚴,負責領兵的幾人又都是素有名望的大將,軍營中肯定會鬧事起來。

  終於他們接到出兵地命令,只是令他們沒有想到地是他們不是從陸路行軍,而是要登上大船再行出發,皇帝的旨意剛剛傳下來,涿郡各個港口就被密密麻麻的船隻塞滿,只等著將士兵和戰馬一起運載上船。

  這麼多的海船在一起,讓一些只見過江中行駛小船的府兵大開眼界,不過,許多從來沒有坐過船的府兵不由心中發麻,只是軍令如山,命令一下,他們也不得不聽從,停泊在運河邊上的大型海船就像是會吞人的怪獸,將數萬府兵連同他們的戰馬一同載上了船,然後扯起風帆向大海地方向慢慢行去。

  秦瓊和羅士信兩人都會一點水,程咬金卻完全是旱鴨子,登船的時候不免戰戰兢兢,聽到要入海,程咬金更是嚇得膽戰心驚,若是可以回頭,他恨不得馬上下船回到岸上,可惜,既然當上了府兵,那就只能身不由己了。

  秦瓊才恍然,難怪留下來的府兵好像多是出自於沿海一帶,不過,可惜的是即使是住在沿海,這個時代,大部分人都將大海視著畏途,許多人也從來沒有下過海,一上船,許多在陸路上還生龍活虎的府兵好像一下子便成了病貓,一個個都東倒西歪。

  好在船上本身水軍眾多,這些新登船地府兵吐得七暈八素,卻不影響船隻本身地通行,這些水軍其精銳程度絲毫不下於陸地上的府兵,在船上如履平地,若是在陸地,水軍和府兵可以一比一鬥得旗鼓相當,到了船上,則十名府兵也不是一名水軍地對手。

  花了一整天的時間,五萬府兵全部登上了海船,順流而下,直入大海,數百艘戰船在海上如同遮天蔽日一般,站在船上放眼望去,眼睛中全是密密佈布的風帆和桅桿,若是成功,這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十萬規模以上的大軍跨海作戰。

  周法尚此時心中卻覺得心中沉甸甸的,絲毫沒有創造歷史留名青史的覺悟,雖然這些大船都經過海浪的檢驗,每一名水軍都有十次以上海上航行的經驗,在江南,更是有不遠萬里跨海而來的蠻夷,只是大海委實太過凶險,只要碰到一次風暴,眼下看似威風稟稟的船隊便會被風暴扯碎,變成海上漂浮的一堆堆破料木頭。

  若是讓他一次出動數千,上萬人馬,周法尚身上壓力尚且不會這麼大,只是一次出動十萬人,萬一有一個閃失,他就是百死莫贖了,可惜他們要進攻的是高句麗人的首府,若是人數太少只能無攻而還,而這樣一次出動十萬人,若是進攻,高句麗人根本來不及作出反應。

  這是一次實實在在的冒險行動,成了,高句麗人滅國,不成,大軍不但有可能損失慘重甚至有可能全軍覆滅,這將大大鼓舞高句麗人在陸路上的抵抗,說不定,皇帝的第一次御駕親征就有可能成為笑話,對於皇帝的威望是一個極大的損害,要想重建一支水軍,起碼要花費十年之功。

  「父親大人放心,這些天都是風和日麗,孩兒有九成把握我軍可以順利到達高句麗人的首都,哼,他們既然叫小長安,那就莫怪我們奪回自己的領土了。」他的小兒子周紹范見父親臉上一片沉重,忙出言安慰。

  九成把握,怕就怕那一成意外呀,開皇十八年那次的行軍又何嘗不是如此,陸上明明睛空萬里,大軍一出海就遇到了風暴,那些跨海來到大隋的蠻商聽說來回一趟就可以賺數十倍上百倍之利,那怕是十艘船沉了九艘也可以保本,哪像他這樣孤獨一擲,若是有一個萬一就完了,周法尚心中暗自想道。

  為了避免風暴,船隊第一天盡量靠近海岸行駛,也是讓那些第一次出海的府兵能看到陸地,不至於太過緊張,到了第二天,整個船隊還是離開海岸,張開風帆,駛入了茫茫大海,海岸線離他們越來越遠,漸漸淡出了視線。

  「死了,死了,我要死了。」程咬金張開四肢,伏在甲板上大聲嚷道,他一直不離身的斧頭也不見了蹤影,昨天剛上船,程咬金就忍不住大吐特吐,今天也是全身無力,沒有絲毫好轉,秦瓊和羅士信兩人情況比程咬金稍好,不過也是懶洋洋的全身無力,他們雖然會一點水,可也只是在江河裡游過,從來沒有出過大海。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童懷英樓主 發表於 2021-12-1 14:36 | 顯示全部樓層
逆隋 第五卷 誰的大業 第三十六章 破城 老茅

  乙支文德所說的計謀自然就是對隋軍詐降,歷史上楊廣第一次征高句麗人大敗,與高句麗人的詐降也分不開,楊廣自以為高句麗蕞爾小國,只要自己的百萬大軍開過去,高句麗人就會嚇得投降,特意吩咐前線將士不可對高句麗人太過嚴厲,只要高句麗人有投降之意馬上就要停止攻城。

  這道旨意導致前線將士縮手縮腳,每當遼東城快要攻下時,高句麗人就大喊著要投降,因為有皇帝的旨意,前線將士只能按兵不動,向後方請示,而高句麗人則抓緊時間整修城牆,調集兵馬,等到皇帝旨意過來,高句麗人的防務已重新整頓的固若金湯,這樣連愚弄了數次楊廣才死心,只是時間早已耽擱了,最後大軍無糧而自潰。

  如今換了一個時空,高句麗人詐降之計自然不靈了,楊勇將攻打遼東城的權力全部賦予了前線的指揮官,賀若弼、史萬歲、於仲文等人無一不是經驗豐富的大將,如何會中高句麗人簡單的詐降之計,要降可以,馬上打開城門,否則進攻不會停止,讓高句麗人一直喘不過氣了。

  這次詐降,乙支文德是想以自己為賭注,親自到隋軍軍營一場,以高句麗國相的身份,只要拖得隋軍三四天的時間,遼東城就可以休整過來,再一次讓隋軍碰得頭破血流。

  聽到乙支文德的打算。平康公主激烈反對:「不行。我不同意,你是國相,高句麗不能沒有你。」

  乙支文德自信滿滿地道:「公主放心,小臣研究過漢人地文化。他們講究兩國交兵不斬來使,何況小臣是高句相的國相,為了面子,他們即使不同意也不會扣下小臣。」

  儘管對乙支文德擔心,平康公主最終還是被乙支文德說服,若是成功,好處顯而易見,遼東城至少又能堅持半月以上,最壞的結果是乙支文德被扣留,想必花費一筆錢財還是可以贖回來。就像她和哥哥一樣。

  第二天。城外的隋軍剛剛用過早飯,正準備進攻時,遼東城頭放下一個吊藍,上面載著三人,搖著白旗向隋軍陣地走來。

  一隊隋軍策馬飛快地來到他們面前,手中的兵器直接三人問道:「來者何人?」

  這三人正是乙支文德和他的兩名隨眾,見到這一小隊隋軍,乙支文德暗暗吃驚,他以前一直在後方。雖然一直聽到隋軍裝備精良,卻沒有想過隨便一小隊隋軍身上的裝備就可以比得上高句麗國王身邊精銳衛隊的裝備,而且都精神飽滿,眼睛中充滿高昂的戰意。

  乙支文德這次所以親自出城詐降,順便探聽一下隋軍的虛實也是其目的。不過。從眼下這隊隋軍的精神狀態來看,隋軍現在還是非常強勢。乙支文德心中暗暗為遼東城擔心,臉上卻是不動聲色的道:「麻煩通報一下,高句麗國相乙支文德前來向大隋統帥請降。」

  「高句麗國相?」聽到乙支文德自報身份,這隊隋軍地首領也愣了一下,遼東城派過數批使者,不過都是一些小魚小蝦,直接被前線驅趕回去,既然是國相,當然不能如此輕待,考慮了一下,隋軍首領才道:「扶他們上馬,向總管大人稟報。」

  「是。」從小隊中分出三騎,像老鷹抓小雞一樣將三人提上馬背,就這麼橫擱在馬背上,撥轉馬頭,向隋軍大營飛奔而去。

  賀若弼地大帳內,各個將領正在分派今天的任務,他們已接到皇帝御駕起行的消息,若是等到皇帝御駕到達他們還沒有攻下遼東城,恐怕所有人都會羞愧萬分,賀若弼已下達死命令,從今天開始務必在五天之內拿下遼東城。

  一名隋軍小卒掀帳進來,半跪著道:「報,總管大人,高句麗的請降使來了。」

  「請降使,不見,告訴他們,如果要投降,馬上打開大門,全城免死,若是攻了進去,本官不保證遼東城所有高句麗人安全。」賀若弼不耐煩的道,他現在沒有心情陪高句麗人耍花招。

  「回總管大人,這次是高句麗的國相乙支文德親自過來,他一定要見到總管大人。」

  「乙支文德,高句麗人的國相?」賀若弼不確定的問道,和史萬歲,於仲文等人交換了一個眼神,嘴角露出一絲明顯的笑意:「各位還記不記得皇上給我們地旨意?」

  「當然,皇上曾有言,高句麗人走投無路之下很有可能詐降,若是普通的角色,可以直接打發他們回去,若是國相乙支文德過來,不妨先行扣下,沒想到乙支文德當真會過來,皇上真是明見萬理。」一名將軍回道。

  賀若弼微微一笑:「那還等什麼,把高句麗人的國相帶上來吧。」

  遼東城頭,經過一夜修繕,原本已經傷痕纍纍的城牆多少有一點改觀,大部分缺口已經用石塊和木頭堵上,只是新上的石灰泥還沒有完全乾燥,若是被大石頭砸中,馬上就會跨下來,如果有一天時間乾燥地話,城牆會比現在堅固地多。

  平康公主目不轉睛的盯著隋軍大營,隋軍大營連綿十餘里,儘管乙支文德地影子早已看不見,平康公主卻沒有移開眼睛的意思。

  隋軍的進攻總是在辰時開始就發起來,乙支文德提前半個時辰出城,有足夠的時間到達隋軍統帥軍營,只要到時間隋軍還沒有發起進攻,那麼乙支文德就算成功了一半。

  「咚,咚,咚。」隋軍軍營中的大鼓準時響了起來,隨著鼓聲響起,巨大的投石機和可以發射巨箭的弩車從軍營裡面推了出來,在穿著紅色盔甲的隋軍護送下,一步步的朝遼東城頭移近。

  平康公主的臉色剎那間變得一片雪白,身體晃了晃差點就要摔倒,身後重新選出來的侍衛一幅想扶又不敢扶的樣子,平康公主最終還是自己站穩了身子。

  「失敗了,還是失敗了,隋狗竟然連片刻也不願等待,本宮應當早就知道沒有用,為何不攔住國相?若是國相有個三長兩短,我高句麗如何還有勝利的希望……」平康公主喃喃自語,心中一片悔恨。

  城下的投石車和弩車已推到了合適的位置,開始轉動絞盤,吱吱喳喳的聲音城頭也清晰可聞,每當看到這樣巨大的殺人機器,城頭的高句麗士兵就會忍不住頭皮發麻,弩車發出的巨箭足可以同時貫穿數人或者直接將人釘在城牆上,而投石機發出的巨石更是可以將人砸成肉餅,連城頭也是一砸一個窟窿。

  只是面對著隋軍即將到來的進攻,平康公主卻像癡了似的站在城頭不知躲避,她身後的侍衛也只能臉色發白的陪著。

  「公主,快下去,這裡危險。」一名侍衛忍不住喊道。

  面對侍衛的喊聲,平康公主充耳不聞,城下隋軍的投石機已經準備就緒,只要拉動槓桿就可以發射,幾名侍衛互相看了一眼,再也顧不得男女有別,架住平康公主的手臂,向城牆後面的垛牆躲去。

  空中傳來一陣尖銳的呼嘯聲,接著「轟」的一聲大響,一塊巨石從天而降,砸在離平康公主剛才站立之地不遠處,彷彿整個城牆都晃了晃,巨石砸中處頓時多了一塊凹陷,堅固的城磚多處變得粉碎,無數的碎石和粉塵向四周飛濺。

  這塊巨石只是一個開始,更多的石頭從天而降,城垛後的高句麗連頭也不敢抬,任由天空中的粉塵落在身上,令人窒息的一段時間過去後,昨晚高句麗人的修補全部成了無用功,城頭出現了一處處新的塌陷。

  「咻!咻!咻!」巨石過後是弩箭飛舞,巨大的弩箭插在城頭產生一陣陣嗡嗡的響聲。

  弩箭也停了下來時,城牆下已佈滿了密密麻麻沿著缺口攀爬的隋軍。

  「殺!」平康公主恢復了理智,從後面跳了出來,剛才被隋軍壓制的高句麗士兵也紛紛跟在他們的公主後面,向爬上來的隋軍殺去,雙方很快絞成一團。不休的進攻,城中的高句麗人再也支撐不住了,十萬大軍已有一半陣亡在城頭,剩下的人要麼是有傷在身,要麼疲憊不堪,面對著隋軍的進攻,只能步步後退。

  「城破了,城破了。」巨大的歡呼在城頭上響起,越來越多的隋軍上了城頭,雙方在城頭的兵力差不多接近一比一,然後變成了二比一,三比一,終於城頭大部分變成了紅色的身影,將高句麗僅存的抵抗力量淹沒。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童懷英樓主 發表於 2021-12-1 14:36 | 顯示全部樓層
逆隋 第五卷 誰的大業 第三十七章 水戰 老茅

  遠處的一個山頭,平康公主停下馬步,返身向已是濃煙滾滾的遼東城看去,眼中不禁流下兩行熱淚。雖然在戰前盡量堅避清野。連居民也大部分遷移到了後方。只是代價還是太大了,十萬大軍只留數千餘人,遼東城丟掉了高句麗四分之一的正規軍。連國相也一去不回,卻最終還是沒有保住。

  「情狗,不要太得意,我高句麗大軍會再打回來地。」平康公主心中暗暗發誓,吆喝一聲,重新隨同數千亂哄哄的部下向後方撤去。

  賀若弼等人踏進辛苦近一月才攻入地遼東城,接到的回報卻讓他們絲毫沒有喜色。整個遼東城只剩下一萬多高句麗殘兵敗將,他們依然在依托著房屋抵抗,城中根本沒有了居民。儲備了大量糧食兵器的倉庫正在燃起熊熊大火,人稍一靠近就會將自己烤熟,連一點救火的可能性都沒有,北城的城門也被大火堵住,連追趕出城的高句麗殘餘部分都沒有辦法進行,也就是說他們得到了一座空城。

  城中地喊殺聲還沒有消失,殘存地高句麗人多是一些來不及撤出地傷員。他們仍然不肯投降。躲藏在房屋中對入城的情軍襲擊。這種襲擊不時造成情軍新地傷亡。

  這次攻城已經造成了近二萬情軍的傷亡。本來賀若弼還打著將城中殘存的高句麗士兵全部俘虜地用意。只是當賀若弼看到又有數百名情軍死於城中殘敵襲擊地傷亡報告後。終於忍不住怒火,下達了新地命令:「傳本總管命令,不必與房中地殘敵作戰,若是不肯投降。一律放火將他們燒死。」

  「是,總管大人。」得到賀若弼的命令。入城的情軍再無顧忌。為了防止被高句麗人襲擊。不管房屋中有沒有人,一律點上火把丟進去。本來城中地重要場所已被先高句麗人縱過一遍火。現在火焰還在熊熊燃燒。情軍這一到處縱火。城中地火勢很快就變得不可控起來,見勢不妙。賀若弼連忙下令大軍撤出遼東城。

  整個遼東城整整燒了二天二夜,等到大火熄滅時。整個城市已變成一片灰燼。城中還殘存的高句麗人也全部葬身在火海中,甚至連白骨也沒有留下。又過了二天,城中地熱浪才散去,情軍從灰燼中掃開了一條可以通行的道路。

  接到遼東城完全毀於戰火的報告。楊勇氣得差點要將賀若弼的前線總指揮之職撤消,遼東城經過高句麗人百年以上地經營,高大雄偉。實仍是北方一等一地堅城,雖然遭到情軍攻打損毀,只要略為修繕一下就可以成為進攻高句麗地一個橋頭堡。不但可以成為後方的一個堅固基地,就是以後將高句麗人征服,這裡也可以成為大隋地一個重要城鎮,沒想到已經到手了卻被賀若弼一把火燒了一個精光。

  不過。考慮再三,楊勇地旨意還是沒有發出去。反而對前線將士大為嘉獎。遼東城畢竟是死物,燒了再建就是,若是士兵損失太大,太損軍隊的士氣,相對來說。還是人命更重要一些。

  遼東城雖然毀了。沒有了遼東城這個釘子。情軍可以放心大膽往前面突進,不過高句麗人地堅壁清野對於情軍還是造成了不少的困難。為了等待補給。情軍也暫時停上了前進。在遼東城邊沿等待後方補給上來。

  等待的同時,二十萬情軍並沒有無事事事。在何稠等人地指揮下。就在遼東城邊沿砍伐樹木。挖土建城,等到皇帝地御駕過來,數天時間,一座寬八里,高數丈的簡易城池就已建成,無數地物資開始從後方堆運到這裡。

  楊勇到來之後。對於前軍將士發表了一通熱情洋譽地講話。鼓勵他們繼續殺敵後。大軍分為東西兩路。一路以史萬歲為首,率軍八萬掃蕩鴨綠江以北地高句麗人城池,賀若弼則率諸軍繼續東進。目標直指鴨綠江西,試圖跨江南下直趨平壤。與可能早已到達的水師匯合。一舉將高句麗首府攻破。而楊勇自己親率禁衛軍在遼東城新起來的城市裡護衛糧道安全。

  皇帝的這種安排除了禁衛軍本身有點微詞外,得到了前線幾乎所有將領的歡迎。雖然跟著皇帝御賀親征是一種榮耀。可是若皇帝真地上了戰場。為了皇帝地安全,各軍自然難免縮手縮腳。如今皇帝原意留在後方是再好不過,而禁衛軍自然是為沒有撈到太多功勞而懊惱。可是他們本身地職責就是護衛皇帝。也不好請戰。

  除了遼東城,高句麗人在鴨綠江以北還有十多個城市。只是人口再多的城市加起來也不會超過五萬人。軍隊只有區區數千人不等。史萬歲地八萬大軍足以對付,難辦的是賀若弼地十萬大軍。高句麗境內道路狹小,糧食轉運困難,楊勇特別擔心軍隊還沒有到城下就發生缺糧之事。

  為了減輕士卒的負擔。加快進軍速度,楊勇下令每名士兵除自負二十斤糧。自己的兵器外。投石機。弩車等重武器一概拋棄。所有人一路輕裝上陣,若是到了平壤城下。他們的補給將從水師那裡取得。

  從遼東到平壤還有近千里。中間還要經過鴨綠江,高句麗人中途肯定會攔截騷擾,二十斤糧以每日食一斤計算,恰好可以趕到平壤。楊勇地這種安排是建立在水軍可以順利到達平壤城下並立足腳跟地基礎上,否則十萬大軍到達平壤之後馬上缺糧。那就是一場巨大地災難。

  軍隊並非越多越好。楊勇深刻體會到這一點。在涿郡還好。有永濟渠地補給。數十萬大軍無論是糧食還是草料都綽綽有餘,而到了遼東城。全靠民夫用獨輪車、騾子、馬匹來輸送。光是路上就要消耗一半,若是從遼東送到平壤,估計又是要消耗一半,這還是在沒有高句麗人搗亂地情況下。若是有高句麗人搗亂,說不定十停也只有一停糧食能從涿郡運到平壤。這也是楊勇不願率禁衛軍也跟著下去地原因。

  海上。經過數天的航行,大隋地水師一路順風。並沒有遭受到什麼損失抵達了高句麗首府平壤的外海,見到海中鋪天蓋地,數百艘船隻組成的艦隊。僅有不到萬人地高句麗人水軍差點嚇壞。

  不過。此時的高句麗人無疑十分勇敢,他們想也沒想地向情軍水師發起了襲擊,論起船隻數量。高句麗人可以比情軍還有多一點,不過,他們最大的船只有一千料左右,只能和情軍最小地艦隻相比。最小地船卻是漁船組成,一艘船上只能乘坐兩三人。

  此時的水戰沒有多少遠程武器。投石機準度太差。既使可以裝上船也沒有多大用處,最厲害的算是床弩,射程也只有數百步,和後世數萬米地火炮射擊距離無法相提並論。在海中範圍太大。所謂地縱火戰術也無用武之地。水師決定勝負最重要地方式還是以接弦戰為主。

  雙方的船隻迅速接近。情軍開始了變陣,周法尚的座艦是一艘八千料的大船。這樣的大船整個艦隊僅有一隻,一眼就可以看出是水師的旗艦,艦隻上面最高層站著十數名揮動著旗幟的傳令兵。將周法尚地命令一條條傳下去。得到命令的船隻很快開始調整,原行幾乎呈平行的船隊變成雁行,向高句麗人地船隻包圍而去。大有一口吃下所有高句麗船隻地樣子。

  秦叔寶、程咬金、羅士信三人經過數天的海上航行,由原來地不適慢慢適應過來。除了程咬金身體還虛。秦叔寶和羅士信兩人都可以拿動自己的兵器,不過。要在船上博殺,他們十停武藝至多能發揮三四成就算了不起。只是還是本能地緊握著手中的武器,等待敵人靠過來。

  高句麗的船比起自己地座船明顯太小,差不多就是一隻大貓面對老鼠地感覺。許多府兵雖然是第一次上船也完全沒有害怕之色。也學秦羅兩人的樣子,紛紛抓緊自己的兵器想與高句麗人接戰。渾然忘了只要船隻搖晃一下他們就有可能掉成大海。

  「所有府兵退後,所有府兵退後。」水兵們毫不領情,將那些靠近船舷地府兵紛紛趕到中間,將兩側的位置牢牢佔住。

  「嗡」地一聲大響。最前面地情軍與高句麗人相隔不到三百步,情軍已先發動船上的床弩進行打擊。手臂粗地弩箭帶著呼嘯聲向一艘三百料左右的高句麗船隻落下。

  「啪,啪,啪。」巨大地箭支插在高句麗船上。將幾名倒霉地高句麗士兵釘得腸穿肚爛,拉開了這次情軍與高句麗雙方水軍大戰的序幕。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童懷英樓主 發表於 2021-12-1 14:36 | 顯示全部樓層
逆隋 第五卷 誰的大業 第三十八章 水軍初勝 老茅

  數十支弩箭落下,高句麗最前方的那艘戰船上頓時死傷慘重,更有幾支弩箭將甲板的側弦射穿了數個大洞,雖然不至於將兩層的戰般射穿,可是戰船受損是肯定的。
  
  「射!」看到前面的戰艦首開記錄,後面的隋軍也都興奮起來,「嗡。」的一聲大響,弩箭蔽天蓋日的向高句麗方向發射而去,釘在船上,發出一片奪奪之色,剎時間,最前面的十餘船高句麗船隻落下了密密麻麻手臂粗細的床弩,即使是躲在般倉裡的士兵只能挨著都難予倖免,這十餘艘船隻至少三分之一的人遭到了有效殺傷。
  
  三百料的戰船在高句麗人水軍中可以算中型戰船了,高句麗的水軍三百料以上的戰船也不過一百二十艘而已,上面可以乘坐水軍五十多人,一千料的戰船上更是可以乘坐二百多人。
  
  這次迎擊隋軍的高句麗主力船隻就是以三至五百料的船隻為主,這次水軍並不是什麼菜鳥,有豐富的作戰經驗,他們多次擊敗過百濟,新羅,倭人的水軍,甚至將百濟,新羅兩國的水軍打得片板不留。
  
  可是無論是百濟,新羅,還是倭人的船隻也好,他們的戰船都相差不大,高句麗人無論是數量還是大小都佔據絕對優勢,只是這次面對的隋軍卻是龐然大物,最小的戰船都在八百料以上,而高句麗人一千料以上的戰艦總共也不到十艘,相方的實力實在是太不成例。
  
  「撞,撞過去。」面對自己猶如玩具般大小的敵人船隻,隋軍水兵臉上都現出一絲獰聲,看到雙方靠近,乾脆直接以船大壓人。
  
  「轟」一艘三千料的隋軍戰艦與一艘三百料左右的高句麗戰艦無可避免的相撞了,面對自己體積十倍戰艦的撞擊,高句麗船隻毫無意外的散架,變成一堆碎木一樣漂浮在海上。戰船上地高句麗士兵更是象螞蟻一樣向大海中掉去,很快,底下的海水就被染紅了一片。
  
  高句麗人雖然發現了隋軍的戰般來勢洶洶,只是大海遼闊無比,遠處卻沒有太多直觀的感覺,為了替平壤贏得防守時間,特別是要對外面進行堅壁清野,防止糧食資敵,高句麗人才有勇氣衝上來,只是看著對方巨大的艦隻。越是接近,高句麗水軍越看得頭皮發麻,對方戰船的高度平均都是己方戰艦的數倍,不要說接舷戰。就是能否登上對方的戰艦也是成問題,豈不是只能挨打不能還手?
  
  吃了當頭一捧後,高句麗人反應過來,前面的高句麗船隻慌忙向左右分散開來。想逃出隋軍的包圍,只是現在反應已經太晚了,隋軍在高句麗戰艦前方已經布成了一個半包圍地口袋。這個時代戰艦多靠風帆和船槳。想逃哪有那麼容易,雙方船隻紛紛接觸起來,只是一撞,高句麗戰艦無不四分五裂。
  
  秦瓊三人所乘的是一艘二千料左右的中型戰艦,這樣的戰艦已是高句麗人最大戰艦地二倍了,雙方一接觸,他們的座艦就連續撞沉了高句麗二艘小船。這可苦了船上的府兵。每撞一下,所有站著的府兵就東倒西歪。更有地人撲通一聲乾脆倒在甲板上,摔了一個鼻青臉腫。
  
  「瘋子,水師的人都是他媽的瘋子,這樣撞過去難道就不怕船隻解體?」一名府兵喃喃地罵道。
  
  看到高句麗人船隻四分五裂地慘狀,不明底細的府兵心中不免害怕,雖然自己的船要比對方大十倍,只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就這麼撞擊下去,若是自己的船也散了架那豈不是也要掉到海裡成為落湯雞。
  
  他們不知,撞擊本身就是水軍戰鬥的方式之一,每艘船船首下方都有一層鋼板護住船隻,只要自己主動相撞,對船隻的損害基本不大,反而若是讓對方撞上自己的薄弱點,即使是小數倍,也可能導致己方難予估量地損失。
  
  「轟。」又是數聲撞擊,大船卻沒能繼續一往無前地架勢,被迫停了下來,連撞敵方數艘戰艦,單靠風帆和船槳提供的動力已經不足將對方地戰船撞翻。
  
  「卡嚓,卡嚓。」前方的那艘高句麗船隻雖然甲板上木頭亂飛,到底死裡逃生,船上的高句麗人總算有機會與隋軍拚殺,只是看著高了他們近丈的敵方戰艦卻是傻了眼,這怎麼上去?
  
  「咻!咻!咻!」他們發呆的時間,從隋軍船上射下來的箭支如雨點般落下,許多剛才逃過一劫的高句麗士兵頓時倒在血泊之中。
  
  「反擊,反擊。」高句麗船長大聲喊叫起來,只有稀稀疏疏的箭支可以射到上方。
  
  「砰,砰,砰。」幾艘高句麗戰艦看到便宜,主動撞了過來,他們馬上掏出繩索向上方丟去,搭在隋軍的船舷上,將兵器咬在嘴裡,像海盜一樣沿著繩索向隋軍戰艦上方爬去。
  
  「把他們的繩索砍掉。」一聲冷酷的命令傳來,隋軍斧頭齊飛,掛在上面的繩索頓時被砍斷,下方的高句麗人紛紛從空中掉去,嘴中發出淒厲的慘叫聲。
  
  「,,。」高句麗終於發出最有威脅的進攻,將數十支火箭發射到了船上,只是甲板上都做了防火處理,火箭也一時燃燒不起來,很快被早有準備的水軍提水澆滅。
  
  秦瓊和羅士信兩人緊張的望著船舷,還以為有高句麗人能夠爬上船來接戰,只是直到船隻再次開動,高句麗也最終沒有一人能夠躍上來。
  
  後方高句麗一艘千料大船上,高句麗的水師主帥高建武陰沉著臉看著自己的戰艘一艘一艘沉沒,旁邊的一名中年文士忍不住勸道:「王子,快下令撤退吧,我們的力量和隋人比較太弱小了。」
  
  「撤退?」高建武的臉色更是陰沉:「若是撤退,誰來阻止隋軍登岸,傳信號,盡量集中起來,多擊沉對方幾艘船隻。」
  
  這支水軍是高句麗人僅有的水師,眼看著一艘艘沉沒,如何不讓高建武心疼萬分,只是他們的後方就是平壤,為了支持前方作戰,此刻平壤外面的物資堆積如山,哪想到隋軍突然從海上殺過來,如果那些物資落到隋軍手裡,先前堅壁清野的計策落空不說,自己反而有缺糧之危,無論如何,就是這支水軍全沒,高建武也要多拖住一點時間,讓岸上之人盡量把物資搬回城中。
  
  高建武命令一下,那些想分散後退的高句麗船隻不得不鼓起勇氣重新與隋軍進行纏鬥,直到被隋軍擊沉在海中。
  
  這次水戰只是進行了半天時間,高句麗的船隻已有一半沉沒,高建武見勢不妙,不得不下令撤軍,隋軍緊追不放,又接二連三的擊沉了高句麗多艘船隻,直到高句麗水軍躲入貝水,面對狹窄的航道,隋軍才不得不停止追擊,讓高句麗的殘餘艦隻逃過一劫。
  
  短短半天的戰鬥,高句麗水軍可謂損失摻重,三分之二的船隻沉沒,二千多人被俘,死在海中的水軍更是不下五六千人,他們取得的成果微不足道,只擊沉了隋軍三艘八百料的小船,還擊傷了十餘艘,隋軍傷亡不滿百人。
  
  從雙方傷亡比來講,高句麗人可以說是大敗而還,只是面對著絕對的實力,可以說是非戰之罪,他們的勇敢也並非完全沒有達到目的,有了這半天的時間,高句麗人存放在外面的物資大部分得予搶進城中,其餘來不及運走的,則點燃起了大火,隋軍雖然上了岸,面對的只是數起沖天的火焰。
  
  隋軍上岸後完全沒有救火之意,任由高句麗人的物資在火大中化成灰燼,對於糧食,隋軍完全不稀罕,整個船隊帶有二十萬石糧,足夠二十萬大軍一個半月使用,這一次航行成功,只要船隊再次返回涿郡,哪怕只分出一半的運力,也可以一次行運送五十萬石糧,來回不過十餘天而已。
  
  至於兵器,隋軍更是看不上高句麗的破爛,倒是新鮮的蔬菜不便長途運送,不過,短短半天時間,高句麗人也沒有時間去破壞農田,隋軍大可以就地徵用。
  
  一踏上岸,府兵們便鬆了一口氣,心中彷彿放下了一顆大石,變得生龍活虎起來,開始紮營布寨,水軍雖然激戰了半天也分出了一半人上岸,防止高句麗人出城逆襲。
  
  隋軍的謹慎當然有道理,一萬多高句麗水軍就敢對著十萬隋軍進攻,雖然失敗,卻不能不佩服高句麗人的勇氣,此時府兵剛剛上岸,正是最虛弱之時,誰知道高句麗人會不會大著膽子出城。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童懷英樓主 發表於 2021-12-1 14:36 | 顯示全部樓層
逆隋 第五卷 誰的大業 第三十九章 新羅使者 老茅

    平壤城依山而築,南面由貝水環繞。城高城厚,除了面積外,論起防禦來恐怕真正的長安城也不如,難怪高句麗人可以自豪的稱之為小長安。

    在貝水狹小的碼頭上,整整忙碌了五天,十萬大軍和船上的物資才卸載一空,期間高句麗軍完全縮在城裡,毫無攻擊隋軍之意,完全不符合先前高句麗人一直以來好鬥的形象,讓隋軍大惑不解,難道高句麗人因為水軍失敗嚇破了膽不成?

    說高句麗人嚇破膽太過了,不過,面對海上的失敗,高句麗上下慌亂不已卻是事實,從公元427年開始,高句麗長壽王遷都於此,平壤城一直是高句麗都城,到了現在大業五年(公元608年),高句麗人以平壤為都已經一百八十年。

    整個朝鮮半島都是一個多山的區域,唯有兩塊大的平原,一塊為漢江平原,一塊就是平壤南面的平原,漢江平原有漢江為哺,平壤南面的平原則有貝水也就是後世的大同江哺育,實仍一等一的膏肥之地,這兩塊地方是半島的糧倉,高句麗全盛時,不但以平壤為都,而且勢力掩有全漢江流域之地。

    如今高句麗雖然在五十多年前就丟了漢江平原,只是由於有鴨綠江北與遼河以西的龐大土地,國力並沒有下降多少,防備隋朝的同時還不忘與新羅,百濟交戰,想重新奪回漢江平原這塊膏肥之地,就在去年,高句麗軍隊還侵入百濟,擄百濟三千人而歸。

    高句麗雖然早有和大隋作戰的準備,卻根本沒有想到過隋軍會這麼快就到達自己的首府。此時高句麗的兵力多佈於遼河,漢江前線,首府並沒有多少兵馬,加起來不過三萬大軍而已,面對隋軍的十萬大軍。雖然知道隋軍立足未穩,只是高句麗嬰陽王縱使有心出兵,也無兵可派,他此刻只得急派使者前往漢江前線,將與新羅對峙的軍隊調回來。

    不過,與新羅對峙的軍隊雖然距平壤不過三百多里,只是山路崎嶇,十數萬大軍要回來起來至少也要十多天的時間,因此隋軍得已輕鬆渡過了最初幾天,安營紮寨。在城下站穩了腳跟。

    休整數天後,隋軍並沒有馬上攻城,而是留下大部分隊伍將平壤緊緊圍住,艦隊則分成三支。一支駐紮平壤城外,將高句麗殘存的水軍堵住,一支則沿著海岸線北上,準備開闢到遼東地航線。如果有可能,還可以接應賀若弼的大軍,另一支則返回涿郡。為大軍運送物資。

    看平壤不敢動彈的樣子。周法尚等人已經猜到平壤可能並沒有多少兵馬,只是平壤城依山而建,並非短時間可以拿下來,若是攻城太急,折了士氣反而有可能讓回師的高句麗大軍沾到便宜,不如圍點打援,留著平壤城。只要消滅掉外圍的高句麗人援軍。平壤城的烏龜殼再硬隋軍也可以從容將之敲碎。日時間建立起來的城池。因為皇帝御駕在此,加上來往的民夫,簡直比原先高句麗所在的遼東城還要熱鬧數分。

    若是要說比城中更熱鬧的地方則非遼河莫屬,攻下遼東城後,隋軍已經開通了從遼河到涿郡地航道,同樣是千里左右,若是從陸地來往,至少需要二十天的時間,可是從海路出發則只需要十天時間,一艘千料大船的運量更是可以抵七八百民夫的運量,當然海路遠比陸路合算。

    遼河邊,一艘只有二百料左右地小船夾雜在數艘千料左右的大船一同進入碼頭,那些千料左右的自然都是隋軍運送物資的船隻,數艘大船一靠岸,岸上地民夫便一湧而上,開始卸載各類物質,唯有那艘小船停靠後,民夫們掃了幾眼,露出一絲疑惑之色,卻沒有人過去。

    船倉打開,從裡面走下數名域外打扮之人,其中兩人更是剃著光頭的和尚,一名隋軍官員已經等在岸上,見到這幾人,臉上已經露出一絲微笑,問道:「來者可是新羅來使?」

    「不錯,我們正是新羅使者,外邦小臣大奈麻萬世拜見上國大使。」一名三十來歲,臉色微胖,身高不足五尺的中年人彎腰恭敬地回道。

    「阿彌陀佛,外邦使臣惠文,曇育拜見上國大使。」兩名僧人也連忙雙手合什道。

    「既是使臣,便不必客氣了,本官姓劉名康,現任鴻臚寺員外郎之職,負責接待各位,請三位使者跟本官進城。」

    報出自己地姓名,劉康仍然面帶微笑,對於新羅使者中有兩名僧人見怪不怪,實際上,知道隋文帝重佛之後,新羅王向大隋以往派過的數次使團中,僧人都有重要的地位,即是為了討好大隋皇帝,也是藉著佛法之名,在大隋的交往中撈取一些好處。

    聽到劉康報完自己的姓名,大奈麻萬世迫不及待的道:「原來是劉大人,前方軍事緊急,我王有意與大隋聯合消滅高句麗,不知劉大人什麼時候可以安派我等與大隋皇帝相見。」

    「三位使者莫急,皇上正在效外打獵,本官馬上派人通知皇上,不過,什麼時候有消息就非本官所知了,三位使者不如先進城安頓下來,等待皇上的召見。」

    大奈麻萬世與惠文,曇育對望了一眼,心中雖然著急,不過還是點了點頭,連新羅王也要接受大隋皇帝地冊封,他們雖然是使者,也只能接受大隋皇帝地召見。不過,遲疑了一下,大奈麻萬世還是問道:「劉大人,不知百濟國使者有沒有見到大隋皇帝?」

    「貴使放心,百濟使者昨日才到,皇帝並沒有見他,若是皇上有意召見,本宮盡量安排他們與貴使一同與皇上見面。」劉康爽快的道。

    得知百濟使者只先來一天,並沒有得到大隋皇帝接見後,大奈麻萬世心中頓時一鬆:「多謝劉大人。」

    遼東城十里處地一片密林外,人吼馬嘶,無數穿著紅色盔甲的禁衛軍將十數里範圍的森林團團圍住,把裡面藏著的野獸驅趕出來,然後將它們向皇帝所在的方向趕去,供皇帝射獵之樂。

    高句麗所建的遼東城被賀若弼所毀,現在的新城只是匆匆而建,等於是一個大兵營,楊勇在後方閒著無聊,常常打獵助興,反正現在遼東多處被森林覆蓋,林中獵物眾多,也沒有什麼動物值得保護,打獵即可以豐富食物,又可以借之練兵,提升隊伍的士氣,何樂而不為?

    「捧打袍子瓢舀魚。」這是清朝關內過來的移民形容關外的富足,此時的遼東獵物更是比後世豐富的多,森林中鹿、黃羊、狼等獵物數不數勝,虎熊也是不少,軍隊一趕,所有動物都從林中驚慌失措的跑了出來,肉食動物和素食動物混在一起,不分彼止的拚命逃跑。

    只是它們的逃跑卻剛好送到楊勇的身邊,這種情況下,楊勇每射一箭都必中一隻獵物,連發十餘箭後,場中已倒下了七八隻大小不等的獵物。

    「萬歲!萬歲!萬萬歲!」

    皇帝每射中一頭獵物,外面的將士就歡呼起來,等到那些獵物跑過皇帝射箭的範圍,其餘圍在兩邊的將士也毫不客氣,紛紛挽弓搭箭,開始射殺獵物,半天不到的時間,足足有數百頭大小不一的獵物遭到圍殺,楊勇一聲令下,頓時停止了圍獵,找了一個空闊之地架起篝火,灸烤獵物。

    一隻隻黃羊,麋鹿,狼等就在溪水旁剝光皮毛,架在火上灸烤起來,不一會兒,一股香噴噴的熟肉味道就瀰漫了整個空地。

    一陣馬蹄聲響起,一名隋軍從遼東城方向而來,匆匆來到秘書丞呂沐霖身邊稟報了什麼,不一會兒呂沐霖來到皇帝身邊,道:「稟皇上,新羅使者到了。」

    「新羅使者,哼哼,他們不覺得來的太晚了嗎?」楊勇冷哼著道。

    事實上,三月份楊勇下達討伐高句麗人的詔令後,作為大隋屬國,楊勇也曾經要求新羅,百濟兩國派兵和大隋共同作戰,只是兩國卻拖拉著不肯出兵,連回復也沒有一句,如今眼看著隋軍對高句麗攻勢凌厲,先下遼東城,再圍平壤城,高句麗就要搖搖欲墜,這兩個國家才派出使者,分明是想趁機撿便宜。

    「讓他們多等幾天吧,三天之後再安排與朕相見。」

    「是,微臣遵旨。」呂沐霖點頭應道。

    城中簡陋的行宮內,百濟使者和新羅使者被劉康引導到了皇帝的面前,三呼萬歲後,楊勇笑吟吟的問道:「聽說爾等二國都有意與大隋結盟共滅高句麗,不知爾等可以出兵多少,事後朕又需要賞賜兩國何物?」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童懷英樓主 發表於 2021-12-1 14:37 | 顯示全部樓層
逆隋 第五卷 誰的大業 第四十章 使者貪婪 老茅

  小小的朝鮮半島三國並立,確切的說是四國,除了百濟和新羅外,半島上曾經還有一個國家叫伽,位於朝鮮半島南部洛東江流域,由許多小的城邦組成的聯盟,存在了五百餘年,不過,最終在公元562年被新羅完全吞併。
  
  高句麗一直有統一半島的野心,面對高句麗的強盛,百濟和新羅兩國唯有結成盟友才能相抗,三國中,本來以高句麗最強,百濟次之,新羅最弱。
  
  在百濟近肖古王(346年-37年)時期,百濟通過與高句麗的戰爭向北擴展了疆土,同時向南消滅了殘存的馬韓部落。百濟到達鼎盛時期,其疆土涵括了現在西朝鮮(除了平安北道和平安南道)的絕大部分。371年,百濟甚至在平壤打敗高句麗,並殺死了高句麗故國原太王。
  
  這種情況在五十多年前發生了改變,由於長期對高句麗的戰爭都是以百濟作為主導,百濟國力遭到嚴重削弱,新羅卻通過吞併伽椰聯盟羽翼漸豐,公元551年,百濟和新羅聯手攻打高句麗,將百濟以前丟失的國土肥沃的漢江流域重新奪了回來,就在百濟因為重新得到漢江流域而歡呼時,新羅人翻臉了,公元553年,新羅以幫百濟的名義出兵。卻對百濟發動了偷襲,最後將整個漢江流域全部納入自己的囊中。憤怒於新羅的背叛,百濟聖王第二年進攻新羅西部以報復,但由於前面戰爭所受到的創傷沒有平復,百濟聖王反而被新羅擒住,最後被處死,這次戰爭,對於半島的格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百濟由第二強國跌到了最弱,新羅得到了人口眾多。最為富裕的漢江流域,不但在新百聯盟中取代了百濟盟主的位置,而且疆域直達黃海,使其可以和中原地區直接展開貿易和外交。
  
  受到新羅國如此算計,甚至連國王也死在新羅人手裡,繼任的百濟國王當然不甘心,無奈由於實力的原因,他們非但無法再找新羅報仇,而且還不得不與新羅結盟,否則只能便宜高句麗。以後地數十年,三國之間互相勾心鬥角,不過,多數時間還是新羅與百濟共抗高句麗之局。大隋一統中原後,百濟與新羅紛紛派人向大隋朝貢,學習大隋各種先進技術。
  
  只是面對大隋這個龐然大物,無論百濟還是新羅都非常戒備。生怕請神容易送神難,不願引大隋為援,所以兩國與大隋交往也一直是小心翼翼。只沾便宜不出力。這次大隋起兵滅高句麗,兩國固然是暗中高興,卻也是擔心不已,生怕高句麗被滅後就要輪到他們自己,如果不是眼看著高句麗實在無力抵抗大隋,他們說不定還要在背後偷偷對高句麗幫襯一使者和新羅使者都是大喜過望。只是顧及到彼止。卻是期期哎哎不願說出來,若不是有高句麗在。兩國之間早已打得你死我活了,如今看來高句麗馬上要亡了,誰能從大隋手中撈到足夠的好處,誰就有可能日後在半島取得勝勢,又如何願意彼止之間露出底細。
  
  「怎麼,你們急著見朕,莫非又沒有什麼話要說?既然如此,你們可以下去了。」見到兩國使者都啞口無言,楊勇嘴角不由露出一絲嘲諷之意。
  
  這些番屬小國相互之間關係的資料若是換了以前的中原朝庭,根本不會去作多少瞭解,楊勇自然不會如此,早在太子時就吩咐暗衣衛留意三國之間的情報,十幾年下來,該知道的基本都知道了。
  
  聽到要讓自己下去,新羅使者大奈麻萬世急了,顧不得百濟使者在旁,拱了拱手:「大隋皇帝恕罪,小使有國書在此,還請大隋皇帝御覽。」說完,大奈麻萬世從懷中掏出國書,高舉過頭。
  
  看到新羅使者取得國書,百濟使者也不敢怠慢,也連忙取出來:「大隋皇帝恕罪,小使同樣有國書呈上,還望大隋皇帝御覽。」
  
  百濟使者也是一名三十多歲的中年人,名鬼室長風,長得比新羅使者稍高一點,面白無鬚,一身綢衣,看上去非常斯文,倒像是一名教書先生的模樣,此時臉上神色卻不怎麼好,忍不住瞪了新羅使者一眼。
  
  兩國結盟是為了對付高句麗,高句麗若完了,兩國就是仇敵了,五十多年前新羅人背信棄義的那場戰爭,所有百濟人都當成是奇恥大辱,鬼室長風比大奈麻萬世先到一天,卻和他一同被接見,心中難免有怨氣,只是這個怨氣萬萬不可對著大隋皇帝,若是目光能殺人,鬼室長風恐怕當場就要將大奈麻萬世殺了。
  
  楊勇點了點頭:「呈上來吧。」
  
  聽到皇帝地旨意,趙念分別從大奈麻萬世和鬼室長風兩人手中接過國書,先翻了一下,見無不妥才呈給楊勇手中,楊勇先拿起新羅的國書翻看了一看,此時無論是高句麗還是新羅,百濟都沒有形成自己的文字,所用皆是漢語寫成,因此楊勇看得飛快,只是越看越怒,心中不由熊熊火起。
  
  新羅在國書中語氣極其恭敬,甚至可以說是諂媚,不但同意起傾國之兵助大隋一起共滅高句麗,而且願萬世為大隋蕃國,這當然是好事,不過,實在是太過貪婪,竟然表示大隋地大物博,遼東苦寒之地得之無用,不如在取得高句麗之地後悉數賞予新羅,而且還要求大隋助其一臂之力,允許其消滅百濟。
  
  雖然楊勇心中早有定計,還是被新羅的國書氣得不輕,新羅人莫非是把自己當傻子,單單只憑幾句好話就可以讓自己將高句麗之地盡數讓出來不成,勉強壓抑下自己地火氣,楊勇又翻開了百濟的國書,匆匆看了一遍,再也忍不住自己的怒火,啪的一聲將兩封國書全部丟了地上,大聲道:「來人,將這兩個猜妄之徒拖下去,每人打二十大板。」
  
  聽到皇帝地話語,旁邊呂沐霖、薛世雄等陪同的文武百官無不傻眼,這兩人好呆也是一國使者,大隋以禮法治國,兩者交兵尚且不殺來使,何況兩人是藩屬國的使者,哪有說打就打之理?
  
  聽到皇帝地吩咐,麥鐵杖卻毫不客氣,伸出兩隻蒲扇般大地手掌,將兩人脖子一把掐住,往殿外拖去。
  
  「麥大人快放手,千萬使不得。」
  
  房玄齡連忙攔住麥鐵杖的去路,用手想掰開麥鐵杖鉗住兩名使者脖子的大手,只是以房玄齡的力氣,縱使雙手對麥鐵杖一隻手也奈何不得,見兩名使者已是翻著白眼,房玄齡連忙向李密使眼色,示意李密幫忙,李密飛快的向皇帝臉上看了一眼,見皇帝臉上依然盛怒未消,搖了搖頭,示意無可奈何。
  
  面對房玄齡的擋攔,麥鐵杖露出一絲嘲笑之意,稍一用力就將房玄齡甩開,啪的一聲將兩人丟到殿外,兩名使者頓時摔了一個鼻青臉腫,不過,此時他們卻顧不得疼痛,彷彿缺氧地魚兒一樣,張開大嘴,貪婪地呼吸著新鮮空氣,剛才麥鐵杖這一手,差點沒將兩人掐死。
  
  見到兩名使者無事,房玄齡才振了振衣服,向皇帝拜道:「陛下,不知兩人何事惹皇上生氣?這兩人到底是大隋藩屬使者,還請皇上收回杖打成命。」
  
  楊勇哼了一聲:「愛卿自己看吧。」
  
  呂沐霖已經從地上拾起兩封國書,將兩封國書快速掃完,臉上也是一片怒色,百濟和新羅兩國國書意思相差無幾,都是想全部取得高句麗的領土,然後讓大隋幫忙滅掉對方,難怪兩人扭扭捏捏,剛開始不想當著對方拿出國書。
  
  雖然說漫天要價,落地還錢,只是這個條件也提得實在太離譜了,呂沐霖默默地點了一下頭,難怪皇帝會如此生氣。
  
  房玄齡從呂沐霖手上接過國書,看得也是目瞪口呆,將剛才對兩人的同情到了九霄雲外,不過,還是向皇帝道:「皇上,新羅,百濟兩國所提過於狂妄,只是他們畢竟是使者,若是被皇上下令杖打,傳之四海,易被周圍各國誤會,污了陛下聖名,還請陛下暫息雷霆之怒,饒恕他們一次。」
  
  楊勇只是給兩人一個下馬威,免得太過獅子大開口,稍考慮了一下就借坡下台:「也罷,讓他們進來罷「吾皇英明。」
  
  兩人重新被禁衛軍請進了殿中,臉上都露出一絲惶恐之色,他們自然知道國書中的內容有可能觸怒大隋皇帝,只是心中卻不無僥倖之意,若是能得到大隋皇帝的允諾,他們的國力可以連增數倍,成為一個大國。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童懷英樓主 發表於 2021-12-1 14:37 | 顯示全部樓層
第五卷 誰的大業 第四十一章 分髒協議

    “爾等可知朕何故如此生氣?”楊勇發問道。

    大奈麻萬世和鬼室長風兩人看了看兩旁面色不善的大隋君臣,心中當然明白國書中要求實在太過,只是國書關系的顏面,萬萬不可自打耳光,期期哎哎的道︰“小臣,小臣……”

    “大隋疆域萬里,富有四海,此番征戰高句麗,仍是因為高麗王高元不修職貢,無事君之心,無為臣之禮,掩匿懷奸,招納大隋亡叛;並非大隋垂涎區區高句麗國土,爾等可明白?”

    “明白,明白。”大奈麻萬世和鬼室長風兩人拼命點頭,听到大隋皇帝如此喝斥自己,心中嘀咕不已,既然不是為了國土,剛才為何又大發雷霆?只是剛受到教訓,不敢直言詢問,又燃起了些許希望,既然大隋不要高句麗的土地,那麼讓給自己豈不是正好。

    見到兩人的反應,楊勇滿意的點了點頭,大隋不但要高句麗的土地,還要高句麗的人口,只是卻不能赤裸裸的表現出來,引起百濟和新羅的警覺,若不是兩國實在太過貪婪,楊勇也不至于故作生氣。不過,兩國越是貪婪,越容易墜入陷井而不自知,楊勇的怒氣其實有九分是假裝。

    “那陛下之意是如何?”大奈麻萬世小心問道。

    “高句麗鴨綠江以南的領土,朕可以放棄,作為百濟,新羅出兵的報酬,不過,鴨綠江以北之地,仍是漢人故土,中原內亂才被高句麗所佔,理當歸還大隋。”楊勇口中不庸置疑的道。

    大奈麻萬世和鬼室長風兩人听得大喜過望,原來大隋皇帝在意的還是自己的面子,雖然不能得到高句麗全部土地,不過。能得到鴨綠江南邊的土地也不錯,這片土地已經相當于兩國現有的國土和。

    他們國書中雖然叫囂著讓大隋把高句麗的土地全部賞給他們,只是,他們自己也明白,除非大隋上下都是傻子,否則基本不可能,若是當真全部答應了,他們自己恐怕也要疑神疑鬼,不敢相信,眼下大隋答應的土地要比他們最低要求高得多。唯一麻煩地是還要和另一個國家一起分享。

    兩人對視一眼,眼中擦出一片火花,齊哼了一聲,各自向楊勇恭身道謝︰“陛下的恩德。外藩小國定當永遠鉻記在

    楊勇揮了揮手,一臉的不耐之色︰“具體事項朕會派人再與爾等協商,其余也不必多說,爾等先下去吧。”

    “是。外邦小臣告退。”大奈麻萬世和鬼室長風兩人心中興奮莫名,退出殿內,又互相看了一眼。齊哼一聲。正要各自分開走路,後面傳來一聲︰“兩位請留走。”

    兩人轉身一看,見正是以前迎接過他們的大隋鴻臚寺員外郎劉康,大奈麻萬世連忙回道︰“原來是劉大人,不知喚住小使有何事吩咐?”

    鬼室長風見到新羅使者搶先行禮,也不敢怠慢,回禮相詢。劉康笑道︰“本官奉吾皇之命。全權代表大隋與兩位使者商議出兵之事,還請兩位使者跟隨本官身後找一僻靜之地。今日就將盟約了結。”

    “啊。”鬼室長風與大奈麻萬世都大為驚訝,他們在此等了數日才見到大隋皇帝,剛才還以為大隋皇帝會再拖幾日再具體商談,沒想到馬上就會被人叫住,只是听到劉康是談判主使,心中又涌起一股不悅情緒,他們兩人在國中的地位都是二品以上的大員,劉康只是一名鴻臚寺員外郎,地位與他們根本不相符,

    兩人能夠出使大隋,都是國中的才智之士,心中轉得飛快,莫非前線有什麼變故,大隋皇帝才著急起來?可是大隋派這樣一名低級官員與他們相商,又實在看不出大隋對他們有何重視。

    兩人想得糊涂了,還是沒有想到一個所以然,干脆什麼也不想,跟在劉康後面,七拐八拐才走到一個大木屋,分賓主坐下,開始商談起來。

    木屋剛建不久,他們還可以看到一些新鮮的痕跡,這數天的等待,兩人也不是什麼都沒有做,在城中轉過多次,听到這座邊長八里的城池是隋軍數日之間建起都暗暗咋舌,路上踫到地民夫和軍隊都是一身精壯,大隋實在太強了,但願大隋真能遵守皇帝之言,否則此番虎口奪食就危險了。

    “皇上,難道真要將高句麗的大片土地交給百濟和新羅兩國?”看了兩國使者下去,薛世雄不解的問道。

    陪侍在旁邊的文武百官都緊盯著皇帝地臉,從征伐東突厥就可以看出,皇帝非常熱衷于土地,高句麗雖然多山,比起草原上的沙漠來說總要好上十倍,皇帝連沙漠都不願放過,派了五萬大軍鎮守,怎麼也看不出皇上會有真放棄高句麗土地之意。

    “朕剛才不過戲言耳,此番征伐高句麗,大隋已經動員了五十萬人力,耗費物資無數,又豈能輕易將果實落到他人之手,百濟,新羅都是夷狄之性,前番讓其出兵推三阻四,眼見高句麗不敵才要重新結盟,朕又豈會不知?對其輕易允諾,無非是看著他們抵抗高句麗多年,深知高句麗虛實,自身實力不弱,讓其三者相斗,一旦時機成熟,朕會命令前線將士畢功一役,將百濟,新羅兩國之土一並納入大隋。”

    “啊。”武將听得大為驚喜,各自搖頭晃腦,頓時覺得理所當然,這才真正符合大業皇帝以往表現出來的雄才大略,此番竟然是要一舉將三國囊括在手里幾名文官卻听得有點發暈,納言楊達皺眉道︰“皇上,將高句麗鴨綠江以南之地全部劃給百濟與新羅兩國,故然不妥,只是此仍皇上金口玉言,若是日後皇上不但失言,還要借機剿滅兩國,大隋與百濟,新羅夷狄之性又何區之有?”

    楊達是宗室,仍騰王楊慧之子,個性忠直,除了楊爽,楊堅對其余兄弟都無多大感情,對于幾個佷兒卻很厚愛,尤其喜歡楊達、楊雄、楊靜、楊智積幾人,在大隋剛立時就封為王爺,楊達的年齡只比楊勇小三歲,兩人地感情談不上很好,也沒有多少沖突,楊達思想頗為正統,對于正統出身的楊勇來說,自然也是一名很好的助力,大業二年,楊達就順理成當地成為納言。

    此時听到楊達毫不客氣地言語,楊勇苦笑著搖了搖頭,若是別人敢這麼說皇帝,一頓板子肯定是免不了,只是楊達的脾氣一向如此,一旦發現有人做錯事,向來是不留情面,哪怕皇帝也如此,正因為如此,楊達任納言之後,朝中的大臣無不害怕,生怕有把柄讓楊達抓到。

    “皇弟,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酣睡?剛才兩國國書皇弟也看過,高句麗若滅,新羅,百濟豈能相留,兵者,詭道也,若能減少大隋將士的傷亡,朕又何妨以謊言相欺?”

    皇帝這番話說的大義稟然,若是不對百濟,新羅兩國相欺的話,三國必定會合力抗,到時隋軍就是勝了也徒增傷亡,楊達不是完全不通世事之輩,听到皇帝如此解釋,點了點頭︰“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酣睡?皇上之言,微臣受教了。”

    經過半天的討論,劉康與百濟,新羅兩國使者終于分贓完畢,達成協議,兩國使者回去後,百濟將出兵三萬,新羅出兵六萬,和大隋一起合攻高句麗,勝利後,大隋對于高句麗鴨綠江南面之地絲毫不取,依據出兵地多少,這些土地城池分成三份,百濟取一份,新羅取二份。至于土地上地財物,大家都有默契的不提,當然是先取先得。

    協議達成,新羅使者大奈麻萬世心中說不出地得意,回國之後畢定會得到國王的嘉獎,有了高句麗鴨綠江南面三分之二的國土,過不了幾年,新羅的國力就能突飛猛進,到時將百濟消滅後,就能完成整個半島的統一。

    百濟使者鬼室長風雖然有點挫敗的感覺,不過,也無可奈何,新羅強于百濟是不爭的事實,能得到高句麗鴨綠江南面三分之一的國土已是他竭力相爭的結果,誰要新羅能出兵六萬,百濟只能出兵三萬?

    不過,百濟也不是完全沒有仗持,一島之隔的倭國是百濟的後援,若是日後新羅起意吞並百濟,大不了引倭兵相抗。眼下就是要趕快回國,執行與大隋的協議,否則出兵晚了,大隋縱使願意將土地和城池按照協議交給他們,萬一象遼東城這樣變成一片廢墟又有何用?兩人來不及收拾,當天就乘船回國。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返回頂部上一主題下一主題返回列表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