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既是對玻璃料的稱呼,也是清末北京流行的對玻璃的稱呼。北京本地不產,需從外地購買玻璃料加工成玻璃器,因此也將玻璃成品稱爲“料”。圖中“料”主要是煉製玻璃的礦石。傳教士約翰·亨利·格雷(John Henry Gray)的《廣州行記》(Walks in the city of Canton,一譯《漫步廣州城》)一書中很詳細地記錄了其在廣州看到的用來製作玻璃材料的原料細節:“在永興大街的毗鄰街道中我們進入了一家名爲仁信吹琉璃鋪的玻璃吹制工廠,我們在那裏愉快地觀看了製作過程,顯然,吹制玻璃技術已經被廣州人繼承。”以下列舉廣州人用來製作玻璃的原材料成分:鉛、砂、硝石、錫鉛合金和碎燧石玻璃。
落料
圖中描繪的是勞動者在向窯爐中添加原料的場景。英國傳教士李太郭(George Tradescant Lay)1843年來到廣州,在其《真實的中國人》(The Chinese as They are: Their Moral Social and Literary Character)一書中記載了他親見的廣州玻璃窯爐:“窯爐是一座圓柱形的石造建築,一側鑿孔,底部火源加熱,內部的坩堝傾斜成一定的角度以便存放熱熔玻璃液體。加熱時,窯爐口部分遮蓋一半圓形鐵質圓盤。”
熔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