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端
掃碼瀏覽

防穿越之技能學習篇《琉璃》

[複製鏈接]
225 |0
nabugi922 發表於 2022-11-24 09:2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馬上註冊上車 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鬆暢遊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立即註冊

x
琉璃製作工藝
玻璃在明代以前稱爲琉璃,明晚期又稱爲料器,是中國明清時期較爲時尚的工藝品。琉璃工藝品一直是民間作坊在製作,清代康熙中期玻璃製造工藝第一次引進了皇宮中,套料工藝也是在這個時期出現的。
穿越就像打網遊,金錢是生存之根本;學武畢竟不容易,經商、發明、顯然更容易實現;
玻璃工藝:
1、原料破碎:將硅砂(砂岩)、純鹼、長石、白雲石、石灰石、芒硝破碎成粉。
2、稱量:按計劃配料單稱取一定量的各種粉料。
3、混合:將稱好的粉料混合、攪拌成配合料。
4、熔化:將配合料送入玻璃熔窯,在1700度下熔化成玻璃液。
5、成型:將玻璃液送入錫槽(浮法)、平拉機(格法)、壓延機(壓延法,加進金屬絲即爲夾絲玻璃),成型爲平板玻璃。
6、退火:將成型的玻璃製品送入退火窯進行退火,平衡應力,防止自破自裂。
---
許多文明古國都很早就開始製作玻璃。考古發現的最早的玻璃製品來自古埃及,而中國的玻璃製作工藝也歷史久遠,《尚書》中的“璆琳”一詞,後來成爲玻璃的美稱。陝西扶風、岐山,山東曲阜等地均有西周時期的類玻璃製品出土。
1965年,湖北江陵望山一號楚墓出土的一把保存完好的青銅“越王勾踐”劍,劍身上有八字鳥篆錯金銘文“越王鳩淺(勾踐)自乍(作)用鐱(劍)”,劍格的兩面鑲嵌了玻璃和綠松石,據推測,中國的玻璃製作技術,可能是從原始瓷釉技術演變而來的。戰國時期已經採用模鑄法制作較大件的玻璃物品,如1955年湖南長沙陳家大山墓出土的深綠色的渦紋玻璃璧,直徑達14.1釐米。這一時期玻璃製作方法逐步成熟,形成鑄、纏、嵌、磨等多種工藝。
漢代玻璃出現了更多新的品種形式,如玻璃耳墜、玻璃帶鉤、玻璃琀。最值得注意的是由玻璃製成的生活用品開始出現,如河北滿城劉勝墓出土的玻璃盤等,這意味着玻璃器走進了日常生活。西漢桓寬《鹽鐵論》中說“璧玉、珊瑚、琉璃,鹹爲國之寶”,用“琉璃”稱呼玻璃一直沿用到明代。據說清初皇家認爲“琉璃”一詞與“流離”同音,不夠吉利,於是通稱爲“玻璃”。玻璃古時尚有流璃、陸離、頗黎、火齊、琅、明月珠、瑟瑟等稱呼。
魏晉南北朝時,隨着以佛教傳入爲主的中外頻繁交流,大量外國玻璃器進入中國,在外來玻璃器的影響下,開始出現吹制技術。河北定縣北魏塔基所出土的玻璃瓶和玻璃鉢,就是以無模吹制的方法制成的。這一時期玻璃瓶和玻璃杯也開始普遍出現。隋唐時期,玻璃製造產業非常繁榮,品種多,用途廣,除了生活用品、陳設品,唐宋時期女性開始用玻璃作爲飾品,出現各種玻璃戒指、珠、釵、釧等。宋代元宵節前後,蘇州到處都有店鋪出售各種彩燈,其中就有玻璃燈。宮中也在節令張掛蘇州進貢的玻璃燈,稱爲“蘇燈”。元代設有“瓘玉局”,是官辦玻璃作坊,專門燒製“罐子玉”。
明代曹昭《格古要論》中說:“雪白罐子玉系北方用藥於罐子內燒成者,若無氣眼者,與真玉相似。”“罐子玉”亦稱“藥玉”,是一種仿玉玻璃器,這個詞在晉代郭璞注《穆天子傳》時已經使用。從元末始,山東博山顏神鎮逐漸成爲北方的玻璃生產基地。明代,宮廷御用監在此設作坊。清初,顏神鎮琉璃世家的後人孫廷銓撰寫了我國第一部有關琉璃工藝的專著《顏山雜記·琉璃》。
1982年,在博山發現了古代玻璃作坊遺蹟。清代是我國古代玻璃發展最輝煌的時期,清代玻璃生產主要分佈在北京、廣州和山東博山三地。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內廷設立琉璃廠(養心殿造辦處下設的玻璃廠),並邀請德國人紀理安(Kilian Stumpf)傳授西方玻璃製作技術,專門爲皇室製造玻璃器。
乾隆年間,玻璃製作發展達到高潮,品種包括單色玻璃器、套色玻璃器、畫琺琅玻璃器、金星玻璃器、刻花玻璃器、戧金玻璃器、攪胎玻璃器、纏絲玻璃器、描金玻璃器種種類型,玻璃的顏色達到三十多種。內畫鼻菸壺也是這一時期出現的獨特藝術品。19世紀中後期,玻璃廠逐漸衰落荒廢。
在一冊原藏法國國家圖書館的玻璃製作工藝圖譜中,記錄了製作平板玻璃的製備工藝,這種工藝在中國真正成熟是在晚清。從首頁“Youqua Painter/old street No.34”(煜呱畫,老街34號)的紅色牌記來看,圖譜的作者是煜呱(Youqua),這是一位19世紀40—70年代活躍在廣州的外銷畫家,以擅長繪製海港巨景聞名西方。
--
秤料

“料”既是對玻璃料的稱呼,也是清末北京流行的對玻璃的稱呼。北京本地不產,需從外地購買玻璃料加工成玻璃器,因此也將玻璃成品稱爲“料”。圖中“料”主要是煉製玻璃的礦石。傳教士約翰·亨利·格雷(John Henry Gray)的《廣州行記》(Walks in the city of Canton,一譯《漫步廣州城》)一書中很詳細地記錄了其在廣州看到的用來製作玻璃材料的原料細節:“在永興大街的毗鄰街道中我們進入了一家名爲仁信吹琉璃鋪的玻璃吹制工廠,我們在那裏愉快地觀看了製作過程,顯然,吹制玻璃技術已經被廣州人繼承。”以下列舉廣州人用來製作玻璃的原材料成分:鉛、砂、硝石、錫鉛合金和碎燧石玻璃。
落料

落料指在缸中混合各種原料。孫廷銓《顏山雜記·琉璃》記載:“琉璃者,石以爲質,硝以和之,礁以煅之,銅、鐵、丹鉛以變之。非石不成,非硝不行,非銅鐵丹鉛則不精,三合而後生。”清代玻璃的製作,以礦石爲主要原料,以硝(硝酸鉀)來調和(發生化學反應),以礁(就是焦炭)來燒煉,以銅末、鐵屑、丹鉛等金屬物做着色劑,使玻璃呈現各種顏色。
《廣州行記》中記錄了他所見到的原料混合:“首先,在鐵盤中放入20公斤的錫鉛合金和20公斤的鉛一起燒熔,在燒熔時進行充分的攪拌,並且加入30公斤的砂(廣東人取名爲Shek-fun),該砂取自廣東重要的政治劃分區域,人們收集含有這種砂的石頭,將它們放在研鉢中由水力驅動的杵搗研磨成較細的粉末。鉛、錫鉛合金和砂的混合物會充分燒熔,倒入由泥或土製成的罐(坩堝)中,在接下去的24小時中,還會加入30公斤的硝石和一定量的碎燧石玻璃,再次充分燒熔,這一過程會持續整整24小時,然後製得的玻璃液體就可以用來吹制了……”
做料爐

圖中描繪的是勞動者在向窯爐中添加原料的場景。英國傳教士李太郭(George Tradescant Lay)1843年來到廣州,在其《真實的中國人》(The Chinese as They are: Their Moral Social and Literary Character)一書中記載了他親見的廣州玻璃窯爐:“窯爐是一座圓柱形的石造建築,一側鑿孔,底部火源加熱,內部的坩堝傾斜成一定的角度以便存放熱熔玻璃液體。加熱時,窯爐口部分遮蓋一半圓形鐵質圓盤。”
熔料


礦石原料在熔爐中熔化成液體,這個時候需要用鐵質吹管入爐取料。在清朝早年,鐵質吹管尚未被使用,需要同時使用琉璃管和鐵杖兩種工具。具體的操作工藝,孫廷銓《顏山雜記·琉璃》中記載:“凡制琉璃,必先以琉璃爲管焉,必有鐵杖、剪刀焉,非是弗工。石之在冶,渙然流離,猶金之在熔,引而出之者,杖之力也。受之者,管也。授之以隙,納氣而中空,使口得爲功,管之力也。乍出於火,渙然流離,就管矣,未就口也。急則流,緩則凝,旋而轉之,授以風輪,使不流不凝,手之力也。施氣焉,壯則裂,弱則偏,調其氣而消息之,行氣而口舌皆不知,則大不裂,小不偏,口之力也。”
熔料時要適時用嘴通過吹管吹氣,將玻璃吹成空泡。但吹之前需要注意,剛從爐中取出的玻璃溫度很高,是以一種稀薄的流體狀態纏在管上的。這之後需要掌握溫度,吹得太早液體玻璃就會流掉,吹得太晚玻璃就會凝固,所以需要把吹管不斷轉動,以防止流掉,也可以將吹管在空氣中舞動,使其快速冷卻。等到溫度合適,玻璃不流不凝之時,就可以進行吹制生產。吹的時候要注意控制吹氣時用力的大小,並且要使用特別的呼吸吐氣方法。
李太郭在《真實的中國人》中這樣描述:“吹制鐵管一般長3.5尺、直徑爲1寸,一端爲球形用於挑取液體玻璃料。吹制工匠們將吹管伸入窯爐內,接觸玻璃液體後連續轉動吹管,挑取一定量的玻璃後取出,在擱凳上用帶有較長手柄的鏟形工具均勻塑成球形。多次重複這一過程直到獲得足夠的玻璃液體後,工匠們便開始吹氣,根據重力作用玻璃膨脹,通常人們會在地上開個凹槽,以塑造玻璃球體。”
吹玻璃


約在公元前200年,巴比倫發明了吹管制造玻璃的方法,此後傳入羅馬、波斯,又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傳入我國。
孫廷銓《顏山雜記·琉璃》中稱:“吹圓球者抗之,吹膽瓶者墜之。一俯一仰,滿氣爲圓,微氣爲長。身如朽株,首如鼗鼓,項之力也。引之使長,裁之使短,拗之使屈,突之使高,抑之使凹,剪刀之力也。”
扇風玻璃

圖中的男子正通過用扇子扇風使玻璃冷卻。李太郭在《真實的中國人》一書中也有記錄:“作坊中一般僱傭三人,一個會在窯爐邊爲挑料者扇風冷卻,以至於不被窯爐中的熱量灼傷,世界上也許沒有人比中國人更懂得扇子的原理了。另一個助手會在挑料後關閉爐門,並進行必要的吹制。由於使用木炭,因此有足夠的熱量。”
戒墨度


圖譜記載了製作平板玻璃的技術,雖然此前的文獻中也存在有關玻璃屏風和玻璃窗的記載,但綜合文獻和考古發現來看,清代晚期這一技術才真正成熟。這時使用的平板玻璃製作技術並不是現代工業中的平拉法、浮法或者引上法,而是先吹出大玻璃泡,再進行裁片磨製。圖中反映的就是裁片前用墨線進行標記的場景。從圖中可以看出,爲了確保裁片大小合度,古人會用專門的木片以輔助畫線。
裁片


圖中的人是在將大玻璃泡按所畫的墨線裁開,以方便後續磨平。裁片所用的工具是金剛石。清同治年間王侃《江州筆談》中記載了他在重慶看到的類似工藝:“見爐熾石甕通紅,甕身欹側。其口外向深二尺餘,消冶石粉,如金之在熔,匠者力持四尺鐵管,挑起如餳,旋轉其管裹之,急以拍板相規,再入火中,移時,自管端吹使微空,復挑復裹,視其大如茹,持登木架,俯向地坑中,手轉口吹,漸長二尺餘,大過合抱。既冷,赤色轉綠,光明透澈可愛。脫其管,以金鋼劃開,有若瓦解。承以大土坯,入別爐烘之,則漸展平,以作鏡屏各物,隨料取用。問其火候,蓋三晝夜乃能熔化。”
罄光片


裁好的玻璃片需要再一次入爐加熱,其目的是讓從大圓泡中裁下的呈一定弧度的玻璃片變平展。這就是王侃《江州筆談》中所說的“承以大土坯,入別爐烘之,則漸展平”。
李太郭在他的書中也描述了這個過程:“當玻璃被吹成薄球冷卻後,用墨劃分成窗格大小,隨後在熱源中慢慢延展成平板狀。”
磨光片


圖中是在對玻璃片進行打磨拋光。這些玻璃片的用途可能並不是用來製作窗戶,而是做成鏡子。李太郭在《真實的中國人》中說:“這些玻璃並不用在窗戶上,而是製成光學用鏡。古時候,婦女們只能在拋光的金屬鏡中凝視自己暗淡的面容,但現在人們只需要很少的支出就能在漂亮的玻璃鏡中欣賞美麗的容顏,其他許多用於節日場合的瓶子和裝飾物品都由玻璃製成,由於人們對於玻璃器的需求,廣州城郊玻璃吹制工坊十分普遍。”
下期分享其它技能!
------------------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返回頂部上一主題下一主題返回列表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